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风云人物 > 正文

苏秦是如何学会鬼谷神兵的?他与诸葛亮谁更强

2017-03-05 13:03:29  来源:360常识网   热度:
导语:为什么要盛神,其实是防止三分钟热度,你是三分钟先生吗?男人做事不持久怎么行?虽然坚持是种美德,但坚持着实不易。正因为坚持太难,所以

为什么要盛神,其实是防止三分钟热度,你是三分钟先生吗?男人做事不持久怎么行?虽然坚持是种美德,但坚持着实不易。正因为坚持太难,所以做一件事情最大的障碍不是智商,更不是经济实力,而是坚持。盛神的目的是啥?就是为了坚持,杜绝三分钟热度。盛神后才可以养志。

苏秦十次上书游说秦王都不成功。现在他黑貂皮衣破了,百两黄金也用光了。生活所需钱财费用匮乏,不得已离开秦国回家。(他)缠着绑腿布,穿着草鞋,挑着书囊,体态憔悴,面容黑黄,带有惭愧的样子。回到家里,妻子不从织机上下来迎接,嫂子不给他做饭,父母不跟他说话。苏秦见此情状,长叹道:“妻子不把我当丈夫,嫂嫂不把我当小叔,父母不把我当儿子,这都是我苏秦的错误啊!”于是他就在夜间打开书籍攻读,摆开了几十本书籍找到姜太公的兵书《阴符》来,伏案诵读,选择其中重要的加以熟读,探求它的真谛。读书困倦想睡,就拿起锥子刺自己的大腿,鲜血一直流到脚上,他说:“哪里有游说君主却不能让他赏赐金玉锦绣、封个卿相之类高官的人呢?”

一年的工夫,钻研成功。自言自语说:“现在我真的可以去游说各国君王了。”于是苏秦在华丽的殿堂中拜见游说赵王。亲密交谈,赵王非常高兴,封他为武安君,并授给相印,随后赏赐他兵车百辆锦绣千匹,白壁百双,金币万两。缔结合纵,离散连横,来抑制强大的秦国,所以苏秦在赵国为相,秦国不敢出兵函谷关。

养志,是因为心气不通,所以思考不通达。人都是有欲望的,有欲望不可怕,确立志向,为达到目标而努力才是关键。人有志向,活着才不会枯燥。就如周星驰电影的台词,人没有理想,和臭咸鱼有什么区别?但是志向又不要想的如何高大上,志向的背后其实是欲望。且只能有一个欲望。欲望多了,心就散了。今天想当企业家,明天想当科学家,后天又要做哲学家,最后肯定是一事无成。如果一个人能持之以恒的做一件事,那必然是值得尊重的。因为心散了,志向就衰竭了,志向衰竭了,又如何思考呢?所以必然要心气合一,其实什么是“心气合一”,其实就是盛神篇里说的“心能得一,乃有其术。”

我们来假想一个场景,某一天突然间你被公司开除了,你会怎么办?是心急如焚,不知所措?还是有条不紊,气定神闲?你的心理状态就是心气是否得一的真实体验。千万不要落入道教的玄幻世界里。那么当你达到气定神闲的时候,虽然你被开除,必然是你公司的损失,因为你的修为已经超越了常人。

当你心气思虑通达的时候才不会彷徨,欲望不会恍惚所以志向才不会衰竭。志向不衰竭,才有思考的动力。道理明了了则中和通畅,中和则不会被乱气所迷乱。所以内要养志,外才能知人。养志才能心通,才分知人,识人,才能看清楚人。将要用一个人的时候,必须要先了解对方是否养气立志。了解对方的气势是盛是衰,且锻炼对方的志气,通过观察对方的志向,洞察他的心意所在,而了解他的才能。

如果不养志,则心气不会稳固,心气不稳固,则思虑不通达,思虑不通达,则志向不坚实,则应对具体事情容易犹豫彷徨,犹豫彷徨则志向不坚定而心气虚。当失志且心虚的时候,则神丧。神丧则恍惚,则志、心、神不协调发生紊乱。所以养志的前提,就是让自己的内心安定下来,达到中和的状态,内心安定,则志向意志坚定,则神与实不能被分散,神明常固守,才能应对迅猛。

苏秦的故事说明了一点,心不能得一,则事必败。内以养志,外以知人,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成功之人必然是志存高远,善于识人的。

转载申明:360常识网,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