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位造访西域的帝王 周穆王见西王母
《史记》中称张骞通西域为“凿空”(开通道路,含开创之意)。然而,事实上,我国同中亚、西亚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早在“丝绸之路”开辟之前的很多年,就已经开始了。周穆王西游见西王母就是其中一例。
周穆王,姓姬,名满,是西周第五代君主。据史书记载,他在位时,曾制定刑典,重振朝纲。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中说:“周穆王时候,犬戎势力强大,阻碍了周朝和西北许多方国部落的来往。周穆王西征犬戎,‘获其五王’,并把一批犬戎部落迁到太原(今甘肃镇原一带)。这就打开了通向大西北的道路,开辟了周人和西北地区友好联系的新篇章。”周穆王还东攻徐戎,在涂山(今安徽怀远东南)会合诸侯,可以说是西周一位颇有作为的国王。
西晋初年,汲郡(治所在今河南汲县)人不准(人名,不即丕字)盗发了一座战国时魏王的陵墓,得竹简、古书数十车,其中就包括《穆天子传》(以下简称《穆传》,穆天子即指周穆王)。该书主要记载周穆王即位13年后(约公元前989年),率领七萃之士(7位出类拔萃的人才),从位于今陕西潼关以东的桃林塞中,精选出赤骥、盗骊、华骝、绿耳等八骏,由著名御手造父驾驶,伯夭做向导,从宗周(镐京)出发,越过漳水,经由河宗、燕然之山、乐都、积石山、昆仑之丘、群玉山等地,西至西王母之邦,和西王母宴饮酬酢的故事。其往返行程在二万五千里左右,历时长达两年之久。
穆王旅行的出发点宗周,古文献多指镐京(今西安西南),但有学者指出此应指洛邑(今河南洛阳)。渡过漳水以后,第一个重要停留地是河宗氏居住地,穆王曾在此举行祭河的盛典(其地当在今内蒙古河套以北),然后折而向西,沿黄河而上,其旅途所经有燕然之山(其地在今蒙古国杭爱山),乐都(在今青海省)、积石山(当在今青海、甘肃交界处)、昆仑之丘(可能是巴颜喀拉山)、群玉山(今甘肃祁连山,产玉),据《穆传》,西王母之邦更在群玉山之西三千里,大约已在今帕米尔地区。翦伯赞、金惠等教授认为,西王母国“在今新疆和田以东或塔里木盆地,是春秋时期的西王母方国部落居地”。
《穆传》一改《山海经》中西王母的“怪物”形象,而将她描绘为一位雍容平和、能歌善舞的女王。后代文人把她继续加以美化,甚至神化,成了所谓“王母娘娘”。而我们可以把西王母理解为一位部落女首领。穆王得见西王母,受到隆重接待,互赠礼品,互致交好之辞,宴饮唱和,以致“乐而忘归”。穆王临别前,在瑶池设宴回报西王母。之后,穆王又登上山顶,手植一株槐树,以示友谊,并在山顶上题写了“西王母之山”五字。最后,穆王一行顺黑水(锡尔河)而返,向北两千里到达西北大旷原,取道伊犁河经天山北路东归。
周穆王最西所到之地是赤乌氏,赤乌氏的祖先和周宗室同出一系,可见关中移民此时已到葱岭(旧对帕米尔高原和昆仑山、喀喇昆仑山脉西部诸山的总称。《穆传》中称春山,春、葱乃一音之转)。赤乌所在的叶尔羌河(塔里木河正源,在新疆塔里木盆地西南部)上游,既是和西王母部落相同的散居之处,又是产玉的地方,于是周穆王大量采购玉石,取玉版三乘(车),载玉万石,并运回关中。
周穆王每到一处还以丝绢、铜器、贝币馈赠各部落酋长,而各部落酋长又向他回赠以大量马、牛、羊和穄(俗称糜子)酒。他在异国他乡所见所闻,在《穆传》中皆有记载。因此,有学者提出把《穆传》看成是一部“最早记录中原与西域交往的史诗”,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据穆王西巡故事推断:中国与西方早有通商之路,当时有玉石自西方而来,便是一个例证。也有学者认为“周穆王是我国古代传说中游历西方的第一个君王,也是了解西方风土人情的第一人。”这些观点,我认为是成立的。
李商隐有诗:“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表达了西王母对周穆王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