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修必须死!曹操忌妒杨修才智纯属扯淡
由于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后人一直以为,杨修是死于小聪明,并且言之凿凿地举出多个实例加以注解。诸如曹操在新修的相府大门写下个“活”字,杨修令将门改小;曹操在酥饼盒子上写了“一盒酥”,杨修遂打开分给众人;曹操在汉中争夺战中主动撤军,行前将“鸡肋”作为当晚口令,杨修遂命令部下收拾行装,并因此被曹操立即杀了。电视剧(《三国演义》中,不仅完全采用了这一认识,还特别安排了一个情节:让司马懿对曹丕预言杨修必死于小聪明。
其实,这都是对历史的误读,并没有抓住杨修之死的实质。
曹操是最爱惜人才,最能延揽人才,也最会使用人才的。杨修初期之所以受到重用,因其是名门之后和非凡才能。杨修被曹操请出,先担任职务较低的仓曹属(粮食部副部长),继而升任为主簿,显然,曹操并不忌妒杨修。
杨修之死,实因参与曹丕、曹植之间的权力角逐。曹操选择接班人,首先选中的是聪明且宽厚仁爱的曹冲,可惜曹冲天折,曹操只得在差别不甚明显的其他儿子中观察。考验淘汰到后来,仅留下曹丕、曹植两个。
由于杨修的策划,曹植明显占了优势。情急中,曹丕将不能入内的内朝歌长吴质藏于竹箱子拉进府中。杨修立即向曹操告状。第二天,又有大车驰往曹丕府中。杨修又告状。曹操派人拦车验查,却仅是一车废竹篓,杨修落下诬告五官中郎将、副丞相曹丕嫌疑。
曹植被淘汰,直接原因是司马门事件,亦即电视剧《三国演义》说的白马门事件。乘曹操南下指挥战事机会,曹植开启司马门在御道奔驰。曹操可不是《三国》编导,看到荀或阻拦曹植时,竟然将皇宫门拆毁,曹操不会如此狂妄。相反,曹操知道后非常生气,不仅处死了公车令,还先后三次发布命令,其一是:我开始以为,曹植最能担当重任,孰料令我非常失望。其二是:“自曹植私开司马门,我不能不鄙视其人。”其三是:“自曹植私开司马门,我连哪个儿子都不再相信,怕他们私自行动。”天平终于倾斜了,曹丕被正式确定为太子。
为避免身后的兄弟残杀和分裂,曹植的势力必须翦除,杨修的通达机敏成了曹操最大的心病。宣布曹丕为魏太子,等于宣判了杨修死刑。然而杨修毕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是须臾不能或缺的辅佐。为了身后的平安过渡,杨修必须死;为了军国大事的需要,杨修还得留。唯一办法,是在自己生死临界点之前再杀,还得有冠冕堂皇的理由。
如果不是这一原因,杨修“诬告”时任五官中郎将、副丞相曹丕时候,就有了被处死的充足理由。
深知曹操的杨修死得十分明白,知道受到曹植失意的牵连,临死前,他对故人感慨道:“我知道自己已经死得晚了,早就该杀头。”
从杀杨修到曹操去世,中间仅隔了七个月时间,大概曹操感到临界点已经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