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风云人物 > 正文

西汉名臣张良 唯一得到善终的“汉初三杰”

2017-03-03 13:53:57  来源:360常识网   热度:
导语:“圯上敬履”是一个精心编造的故事,也是张良的天才创意,就凭这一点,就足以证明张良的智商和情商明显高于韩信和萧何等人。圯上老人来无影

“圯上敬履”是一个精心编造的故事,也是张良的天才创意,就凭这一点,就足以证明张良的智商和情商明显高于韩信和萧何等人。圯上老人来无影去无踪、神出鬼没,除了张良之外没有第二个目击证人。可是到最后,神话却来了个现实的结尾,张良假戏真做地弄来一块黄石作为物证,以此来证明自己从前所言句句为实。

张良是刘邦钦定的“汉初三杰”之一,刘邦曾经心悦诚服地说过:“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子房”就是张良的字。刘邦的金口玉言,更加奠定了张良作为大汉王朝开国元勋的政治地位。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这几乎是一条铁律。汉朝的开国功臣也都被这一潜规则给“潜”过,“悲剧”程度和功劳成正比,功劳越大,结局越惨。张良却是一个例外:自始至终,他深得刘邦的充分信任,在后刘邦时代,张良依然赢得了吕后的足够尊敬。

张良究竟有何过人才干,能让刘邦佩服得五体投地?张良又有何过人手段,能让自己得以善终?

让我们重回“汉初三杰”名号出炉的辉煌瞬间。

公元前202年的二月,刘邦登基,大汉王朝正式建立。三个月后,志得意满的开国皇帝刘邦在洛阳南宫举办规模空前的庆功宴。酒酣耳热之际,刘邦给大家出了一道思考题:“我,为什么能够完胜项羽?”

在一片马屁声中,刘邦公布了标准答案:“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刘邦这段话堪称字字珠玑。他讲话的重要意义在于:第一,刘邦亲自评定出了三杰;第二,刘邦为三杰排定了次序——张良、萧何、韩信;第三,刘邦如此定位张良的作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第四,还应注意一个细节,刘邦提到张良的时候,没有直呼其名,而是使用了敬称,称呼张良的字“子房”。萧何、韩信则没有享受相同的待遇。

然而,刘邦的讲话却又令人费解。刘邦对于张良的定位是“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但遍翻《史记》,也很难为刘邦的这一论断找到足够的论据。用刘邦的这一标准来衡量张良,张良的功劳实在不过尔尔,难以望萧何、韩信的项背。

具体来说,张良的功劳都有哪些呢?主要有二:一为下邑划策,一为阻止分封。

我们先来省视张良的第一大功:下邑划策。

“鸿门宴”后,项羽大封天下。此次大封过程中,项羽共册立了十八个王,而他自己则自立为西楚霸王,建都彭城(今徐州)。刘邦被封为汉王,封地为巴蜀和汉中。同时,项羽还把关中地区一分为三,让壅王章邯、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分而治之。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这样分封的目的,就是要用这三个人堵住刘邦的出蜀之路。

刘邦心里当然也清楚,于是,在去自己巴蜀的封地途中,刘邦一把火烧掉了自己刚刚走过的通往巴蜀的栈道。我们知道,当时蜀道是天险,直到唐朝,李白还写过一首《蜀道难》,其中就这样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栈道就是当时巴蜀和外界联系的唯一通道,刘邦用火烧栈道的方式告诉世人,尤其是告诉项羽,我会安心于巴蜀,你看,我不是连回来的路都烧断了吗?

项羽心情大好,遂放心东归,衣锦还乡、耀武扬威。谁知,正在项羽的兴头之上,山东东部齐地的田荣已公开反叛。田荣击杀项羽分封的田巿、田安,赶跑田都,将三齐合并,自立为王。项羽恼羞成怒,马上调集大军讨伐田荣。

就在项羽带兵讨伐田荣的时候,刘邦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平定三秦,杀出函谷关,千里奔袭,长驱直入,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了项羽的老巢彭城,压抑了很久的刘邦开始了自己的幸福生活

后院失火,项羽大吃一惊,他挑选精兵三万,以突袭的方式杀回彭城。沉于温柔乡中的刘邦哪里会是项羽的对手!项羽以少胜多,将刘邦打得人仰马翻。刘邦也被项羽的军队密密麻麻地包围,《史记》这样说:“围汉王三匝。”汉王刘邦马上就要被项羽生擒了!

在此千钧一发之时,突然一场沙尘暴昏天暗地地吹来。《史记》这样记载:“大风从西北起,折木发屋,扬沙石,昼晦。”罕见的沙尘暴让项羽的军队阵脚大乱,刘邦则趁乱逃生,“得与数十骑遁去”,得以突围。

当时,吕后的兄长吕泽已在下邑(今安徽砀山)起兵,下邑是刘邦的根据地,兵败的刘邦自然会把下邑当成自己的栖息地。陪同刘邦来到下邑的,就是张良。

这是刘邦最狼狈的一次记忆,五十六万大军被项羽三万精兵瞬间击溃,正在温柔富贵乡中的他只落了个抱头鼠窜的结局。

死里逃生的刘邦,灰头土脸地来到了下邑,汉王急匆匆下马,倚着马鞍大声发问:“我情愿把函谷关以东的土地全部拿出来,只是不知道该把这些土地给谁,天下之大,又有谁可以和我一起共抗项羽呢?”(“吾欲捐关以东等弃之,谁可与共功者?”)兵败的刘邦此时的焦虑和郁闷,可想而知。

很快,刘邦听到了回应:“既然您愿意拿出关东的土地,那么就把这些土地分给这几个人吧,他们是九江王黥布,和齐王一起反对项羽的彭越,我们阵营的韩信。”刘邦循着声音望去,原来是张良。“为什么要把土地分给这三个人呢?”刘邦自然要问。“九江王黥布本来就和项羽有矛盾;彭越本来是梁地的义军领袖,最后却没有被项羽分封,因此,也对项羽怀恨在心;至于韩信,他可是我们阵营中最善于打胜仗的将军。既然您愿意以土地换人心,那就把土地给这三个人好了。”

这就是“下邑划策”的核心内容。

从最后的结果来看,“下邑划策”意义重大,直接影响了形势的发展,但就“下邑划策”本身来说,张良却不拥有“下邑划策”的自主知识产权。因为,是刘邦在危急关头为了解套,才想出了以本来就不属于自己的土地来收买人心的招数的。当时,刘邦被项羽打得落花流水,近六十万大军一夜之间几乎灰飞烟灭,脑筋急转弯,指山卖磨,他说的是要把函谷关以东的土地送人,但是,问题是,你刘邦本来就没有函谷关以东土地的所有权啊。把本来就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大方地送人,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这个大智慧的知识产权属于刘邦。很明显,是先有刘邦的天才思路、启发性思路,后有张良的补充性意见。因此,“下邑划策”是刘邦的神来之笔,其荣耀属于刘邦,而不属于张良。

因此,即使刘邦愿意将“下邑划策”的大功记在张良名下,张良也是断然不敢领受的。既如此,让我们来省视被后人推崇为是张良第二大功的“阻止分封”。

“阻止分封”发生在楚汉相争进入相持阶段。当时,刘邦被项羽围困在河南荥阳,内心焦虑无比。手下谋士郦食其向刘邦建议,虽然齐、楚、燕、韩、赵、魏六国都被秦始皇给灭掉了,但六国的后人还在,他们坚定的追随者也有一定的市场,如果想扩大统一战线,壮大我们的力量,不妨分封六国的后人。刘邦认为言之有理,马上铸造印信,准备在第一时间立六国的后人为王,以争取他们和自己一起抗击项羽。

张良闻言大惊,列举了八大理由,坚决反对分封六国后人。

张良认为,在项羽强、刘邦弱的形势下,分封六国后人,只会有一个恶果——被分封的六国后人随时会投靠项羽。为什么会这样?第一,因为项羽实力强大,大树之下,寸草不生,被刘邦分封的六国后人,为了自己的生存,唯一的生路就是投靠项羽;第二,项羽形象正面,不像当年的秦始皇一样是人民公敌,既然如此,刘邦又有多大的把握能确保六国后人一定会站在自己的一边呢?天资过人的刘邦马上明白了其中的利害,第一时间派人将铸好的印信予以销毁,分封提议就此罢止。

此即为张良被后人称颂的第二大功劳,有没有什么过人之处呢?似乎也没有。

因为,分封六国后人以争取民心,第一个实践者是项梁,项梁扶立起来的是楚国后人熊心,熊心被命名为楚怀王。项梁死后,楚怀王熊心认为自己终于熬到了出头之日,他横下一条心,搞了几个大动作,给项羽下了不少绊子,直接成为了项羽前进道路上的障碍。项羽大封天下之后,冒着巨大的政治和道德风险,派人谋杀了楚怀王。从此之后,这件事情就成了项羽本身的一个把柄,一直被对手揪来揪去。作为一个做事缜密的人,张良对于刚刚过去的这段往事一定不会陌生,也不应该陌生。既有前车之鉴,张良阻止刘邦分封六国后人就显得十分自然。因此,阻止分封只是正常人的正常思路,说此举显示了张良的雄才大略,似乎有些言过其实。

刘邦对于张良的评价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而张良的这些重大贡献中,既没有显示出“运筹帷幄”之势,也和所谓的“决胜千里之外”有些驴唇不对马嘴。那么,张良介入过具体的战略或者战术吗?如果介入过,他有过辉煌的战绩吗?张良的人生历程中,到底有没有过“决胜千里之外”的人生传奇呢?

在陈胜吴广揭竿而起之时,张良最初的计划也是单干,他试图组建自己的武装。但是,令人汗颜的是,张良大张旗鼓地吆喝了很长时间,也只忽悠来一百多人。如此势单力薄,显然干不成什么大事,张良只好罢手,决定投奔更大的山头。

这就是“神人”张良出道之时的尴尬经历。

张良起兵不成,就投奔了项梁。在项梁的麾下,张良做了一件得意的事情,那就是成功地说服项梁封韩国的后裔韩成为王。此事张良居功至伟,因此,张良被韩王成封为申徒(申徒约略相当于诸侯国的相,只是张良管理的事情更多)。不仅如此,张良还从项梁那里要来了一千多名士兵,带领着自己的军队在从前韩国的领地作战。

项梁为什么对张良如此慷慨,不仅言听计从,而且还给兵给粮?这也许出于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张良的祖上曾经连续五代做韩国的相,而项梁的祖上则世世为楚将,二人同是名门之后,相互之间自然易于沟通;第二,张良在当时是个传奇人物,他曾在博浪沙用大铁椎袭击过秦始皇。

张良是韩王的申徒,对部队有绝对的指挥权,他的战场处女秀,战绩如何呢?

《史记》是这样说的:“与韩王将千余人西略韩地,得数城,秦辄复取之,往来为游兵颍川。”很明显,司马迁写得很含蓄,说白了就是,张良和韩王带领自己的部队,有时候能攻下几个城,可是秦兵总是很快就又夺去了。既然总是被秦兵给夺去,那就注定张良他们永远没有固定的根据地,没有根据地,只好打游击,所以“往来游兵颍川”。说打游击战,显然是司马迁给张良留足了面子,其实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张良根本没能占领任何一座城池,没能开辟出来一块像样的根据地,所以只好四处打游击。

这就是张良作为独立军事指挥官的全部业绩,这就是自称圯上老人在传弟子,自称拥有传奇兵法的神人张良的全部业绩。这份业绩只能用三个词来形容:惨淡经营、不堪回首、不值一提。

现在问题就出来了,作为政治家,张良也没有多少独立思考;作为军事家,张良没有拿得出手的战绩,刘邦为什么要把张良认定为汉初三杰的第一名呢?刘邦是心肌缺血还是大脑进水?

显然都不是,刘邦大事小事都聪明,在他的人生经历中,几乎没有一时糊涂的记录。

那么,对于刘邦来说,张良的存在到底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张良的功勋到底又在哪里呢?

张良的存在对于刘邦有什么特殊意义呢?这要从张良的身份说起。

张良的身份可以用两个词来概括:显赫贵族+“职业革命家”。

张良是韩国显赫的贵族,他们家曾连坐韩国五代相位,因此,张良不是“官二代”,而是“官六代”。这一身份,秦末义军将领中无人可以比肩。

只是张良时运不济,尚未来得及做官,韩国就被秦国给灭了。国没有了,张良就没有了家,这大概就是我们常说的“国破家亡”吧。因此,张良心里充满了国仇家恨,张良的敌人就是秦王嬴政!张良发誓要把仇恨化为行动。

张良说到做到。他的弟弟死了,他不按规定的礼节、规定的标准厚葬,而是将弟弟草草掩埋,省下钱来暗中反抗暴秦。国家已亡,张良知道用常规的手段已经很难再和秦国对抗,公元前227年,燕太子丹派遣荆轲刺杀秦王嬴政未果,张良深受启发。通过努力,他找到了一个大力士,他和大力士埋伏在博浪沙(今河南原阳),向巡游天下的秦始皇发起了致命一击。遗憾的是,张良他们掷过去的一百二十斤大铁锤仅仅砸中了秦始皇的副车。侥幸死里逃生的秦始皇在全国开始了大规模搜捕,张良从此就成为了传说。张良和大力士在博浪沙断然出手和项羽、刘邦相比,也许更能看出张良的独特之处:项羽见到秦始皇,说:“彼可取而代也!”刘邦见秦始皇,说:“大丈夫当如此!”张良见秦始皇,则什么也不说,直接把重达一百二十斤的大铁锤掷了过去。在张良飞翔的大铁锤面前,项羽和刘邦难道不应该惭愧一下吗?

“博浪沙刺秦王”发生在公元前218年,此时距离陈胜、吴广的“大泽乡起义”还有九年。九年的跨度足以说明张良激进的精神和热情。因此,张良是一个走在了时代前列的“职业革命家”,是被朝廷记录在案并且唯一健在的“职业革命家”。张良的身份直接和两个字相连:“贵”和“红”。而这两个字,又必然使张良成为秦末一道独特风景线。在当时的历史场景中,张良无疑就是秦末的良心,是秦末大起义的元老级人物,更是秦末大起义的标志性人物,而对于这样的“职业革命家”,秦末起义阵营中的所有人等都注定了必须保持敬意。

如此良好的个人信用,如此卓越的斗争经历,必然让张良的每一句话都具有了无可争议的说服力。

张良都说了什么话呢?张良说过并且在很多场合大说特说过至关重要的一句话:“沛公殆天授也。”这句话翻译成今天的白话就是:“沛公刘邦大概是上天派到人间的吧!”虽然这是虚拟语气,其实这句话表达的意思却十分肯定——沛公刘邦就是上天派到人间的!

当然,细心的张良没有忘记为自己的这句话提供了论据。他声称自己深谙一部兵书的精髓,他经常向别人讲述兵书的理论,但没有人能听得懂,更没人能洞悉其中的奥秘。可刘邦就完全不一样了,他悟性良好、智商超群,能在瞬间领会兵法的妙处,并能活学活用,举一反三。因此,刘邦是上天派到人间的。

这是一句非同小可的话,它最大的价值就在于有效地神话了刘邦,而发出这一声音的是德高望重的“职业革命家”张良。

刘邦是一个平民英雄,早年的刘邦就是一个“好酒及色”的不良男人,所以他需要一个光环,否则很难服众。在此之前,刘邦一直在做着类似的努力。譬如,他通过父亲的口,对外宣扬自己是人神杂交,是蛟龙的儿子,堪称转基因品种;他还通过妻子吕后的口,对外宣传自己有王气。说从前秦始皇在位的时候,就经常派人明察暗访。为使自己的王气不被发现,每当此时,刘邦就远远地躲起来,但吕后总能毫不费力地找到刘邦,因为吕后具备特异功能,能在暗夜发现王气四溢的丈夫;有时,刘邦自己也会亲自上阵,掀开衣服,炫耀自己大腿上的七十六颗黑痣,说这就是龙的象征。至此,说刘邦是神不是人的,都是刘邦家人或者刘邦本人。这时,秦末汉初最著名的“职业革命家”张良出现了,他四处对别人讲,刘邦的确是神人啊!这就等于从第三者那里验证了刘邦的话、刘邦老婆的话、刘邦父亲的话统统都是真的,绝不忽悠!刘邦怎么会不感恩戴德?更何况说这话的人是资深的“职业革命家”张良同志!

在秦末那样特殊的背景下,出身贫寒的刘邦要想走得更远,的的确确需要外界的神话和包装。为什么?因为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非贵族出身的皇帝,既无显赫的家世,又无超人的才能,反而还有各种各样的毛病:好吃懒做、贪财好色、吹牛说谎……因此,在刘邦最需要谎言的时候,张良贡献了自己善意而且高质量的谎言。

一旦刘邦被扶上神坛,那么刘邦所有的缺点都将被原谅,刘邦所有的套都将被解开,他既然是龙的儿子,那他的一切缺点也就成了个人魅力的体现。张良的这份情,刘邦一辈子能还得完吗?

接下来,自然而然地就会出现另外一个问题,你张良既然自称拥有一部神秘莫测的兵书,那你的这部兵书又从何而来?

张良说,那又是另外一个故事了。早年刺秦王失败之后,苦闷而忧郁的他,经常孤独地徘徊在下邳的一座破桥上。某天傍晚,他和一个仙风道骨的老者不期而遇。那老者也许是闲来无事吧,只见他故意把自己的旧鞋甩到桥下,然后挑衅似的对张良说:“小子,去捡鞋!”张良强压怒火,帮老者把鞋子捡了回来。谁知老者得寸进尺地说:“帮我穿上!”张良想,既然已经替他把鞋捡了上来,就再替他穿上吧。老人伸出脚来,看着张良乖乖地给自己穿鞋,满足的表情在脸上流露出来。最后老人含笑离去,把一个张口结舌的张良晾在了桥上。

不久,老者却又蓦然返回,很突兀地说道:“你是个好孩子,看你还有些前途。五天以后的拂晓,来这里见我。”

五天之后,曙色初现,急匆匆赶到的张良,发现那老者已先行来到。还没站稳,他就听到了老者的不满:“和老人约会你居然好意思迟到!五天以后再来吧!”又是五天之后,尽管起了个大早,但张良迟到依旧,老人依然是那句话:“五天之后再来吧!”这次张良学乖了,他披星戴月赶到桥上,还好,总算早来了一次。过了一会儿,老人也来了,如同地下党接头。这次老者终于露出了笑容,在暗淡的星光之下,老者如同变戏法一样拿出了一部书:“这部书是奇书,掌握其要领,完全可以当帝王的老师。我料定你十年以后就会有大的发展。小伙子,好自为之吧!”最后,老人又补充道:“十三年后,别忘了到济北见我,我就是谷城山下的那块黄石。”

在和老人阔别十三年之后,机缘巧合,张良果然因公事来到了济北。那时他正跟随刘邦外出视察,路过济北的谷城山,他意有所感,心内惆怅不已,十三年前的云烟往事突然涌上心头。他放眼四顾,果然见到谷城山下的那块醒目的黄石,他不管不顾地奔向黄石,毕恭毕敬地将黄石取回,从此奉若至宝、须臾不离。后来他去世之时,还特意留下遗言,要求将黄石和自己一起安葬。

这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后人为这个故事取名“圯上敬履”,所谓“圯上”,就是“桥上”,那老者也因此被称为“圯上老人”。

就这样,张良和黄石老人的相遇如同一场事先策划好的传奇故事,这个故事是个连环套,因为张良得到了圯上老人的指点,所以他有一部神奇的兵书,因为他有了这样一部兵书,所以他测试出来刘邦是神人。一段圯上老人的故事,不仅神话了张良,同时也神话了刘邦。

“圯上敬履”的故事,是张良智商和情商明显高于韩信和萧何的具体表现。圯上老人来无影去无踪、神出鬼没,除了张良之外没有第二个目击证人。可是到最后,神话却来了个现实的结尾,张良假戏真做地弄来一块黄石作为物证,以此来证明自己从前所言句句为实。虽然这是张良缺乏自信的表现,但这块黄石却巧妙地补足了张良所编造的黄石老人传说的缺憾。这块石头的出现,为张良提供了物证,同时也帮张良完成了自我神化。

因而,张良不是作战高手,也不是管理高手,却是炒作高手、幕后高手。他在自我神化的同时,不动声色地完成了神话刘邦的历史性任务。而只有刘邦被塑造成半人半神、奉天承运的领袖之后,大汉王朝才算真正立了起来。在这个意义上,一个张良所发挥出来的作用,的确要胜过十万精兵。也因此,刘邦才会毫不犹豫地将张良评定为“汉初三杰”的第一名,也因此,刘邦终其一生对张良都毕恭毕敬,行礼如仪。

司马迁曾说他看到过张良的画像,貌如美女,令他大为意外。殊不知,不仅外貌,张良的心思也同女子一样缜密。看来那句俗话说得好啊:男人女相,富贵之本!

转载申明:360常识网,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