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的御萌之路 从杀人狂变成萌大叔
如果在民间做一个调查,看看清朝的皇帝里谁的知名度高,估计雍正排不到前三。康熙、乾隆、溥仪,都比雍正更有名。老百姓即便知道雍正,更多也是从各种段子、传说中得知的,而这些关于雍正的传闻,多数都是负面的。
雍正评价不高,主要原因还是他得罪了人。准确地说,是得罪了有话语权的人。
雍正从康熙手里接过的,是一个因连年战乱,国库已经空虚的国家。整个国家到了必须改革的时候。而雍正偏偏是个独裁属性很强的人,曾在养心殿悬挂他亲笔书写的对联:“惟以一人治天下,岂为天下奉一人”。这幅对联可从正反两方面理解:正面的是,雍正勤政爱民,治理天下亲历亲为,而不是仅仅被天下人所奉养;反面的是,全天下都得听我一人的!
一方面是必须改革的现状,一方面又是有能力的独裁者执政,于是一系列举措袭来:实行火耗归公,增加朝廷收入;推行官绅一体纳粮,摊丁入亩;打破旗人的优越感,重用汉人;大兴文字狱,禁止反对声音。
而这一系列改革举措,每一样都妨碍了一部分人的既得利益:火耗归公打击了地方官吏的任意摊派行为,得罪了贪官污吏;摊丁入亩废除了人头税,得罪了地方上的土豪;重用汉人得罪了满人;而文字狱则得罪了天下读书人。
这些被得罪的人,有一个统一的称谓:他们都是有话语权的人。于是,雍正被“黑”的历史从那时就开始了。
在关于雍正的各种传说中,篡改遗诏“传位于四皇子”和被吕四娘报仇割头,是两个主要的传闻。
民间传说中,康熙因为儿子太多(一共24个),兄弟之间为了皇位争得你死我活。两次立二儿子为太子,都因种种原因给废掉了。后来康熙决定采用密诏的形式,将传位诏书写好后藏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康熙死后,皇四子胤禛第一时间带着亲信赶到,取下诏书后发现写的是“传位十四皇子”。胤禛亲信临时在“十”字上加了一横一勾,改成了“于”字,诏书就变为了“传位于四皇子”,胤禛得以顺利继位。
这是一个流传甚广的传说,各种评书、地方戏、历史小说中都采用过这种说法。但这其实是一个漏洞明显的谣言,几句话便可戳破。
首先,清朝时用的是繁体字,“于”字写法为“於”,想把十字描成於字,几无可能;其次,传位诏书这么大的事,除了写明是第几子之外,总还要写清皇子的名字。康熙十四子名为胤禵,与四子胤禛的名字写法差别很大,更是不可能靠改字来蒙混过关的。最后,清朝是满族人当政,遗诏通常使用汉、满、蒙三种文字书写同一内容。就算能改一种文字,也是不可能同时改三种文字而不被发现的。
真实的康熙遗诏一式四份,如今分别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以及辽宁档案馆。在辽宁档案馆展出的康熙遗诏中,明确写着由皇四子胤禛继位的字样:“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着继朕登基,即皇帝位……”
而吕四娘的传说就更有传奇性。相传吕四娘为吕留良之孙女(一说女儿),野史记载吕留良因雍正文字狱被杀,吕四娘为报仇,以选妃之名混进皇宫,后在雍正召其侍寝时以短剑将雍正斩首(另有传说是用血滴子斩首)。
这个传说的不靠谱之处在于: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吕四娘这个人真的存在过。从上文描述中的两个括号即可看出,她的身份,斩首工具等均有不同传说。正史上没有记载过这个人,她更多是在《童林传》等评书中出现。
虽然历史上很可能并没有这个人,但她的经历与那个时代的很多人暗合。不少人都因为文字狱等原因而年幼丧父、中年丧夫。每一个因文字狱而冤死的文人,都有一帮同样文采很好的亲朋好友,他们会积极地将雍正的负面形象传播出去。于是乎,吕四娘的故事在不断增删、修正中,越来越有传奇性。从短剑斩首发展到血滴子斩首,即是传奇性增加的一种体现。
这个斩首皇帝的故事,近几十年更是被影视界视为珍宝,不断被改编为各种电影、电视剧。下图即为一部分反映吕四娘的影视剧,从中也可看出,雍正在民间真是遭人恨……
河南作家二月河从1984年动笔开始撰写《康熙大帝》,直到1996年写完《乾隆皇帝》,完成了他的“帝王系列”三部曲。
真正让二月河这部小说成为全国关注的热点的,是几年之后胡玫导演执导的电视剧《雍正王朝》。本剧根据二月河的小说改编,名字从“皇帝”换为“王朝”,显示了主创人员的野心:不局限于描写雍正一人,而是以他来带出雍正登基前后二三十年的历史。
剧中,雍正被塑造成了一个勤政爱民、克己奉公,苦了他一个造福大清朝的形象,这与以往影视剧中对他的描写有了巨大的区别。很大一部分国人都是从这部剧中知道“哦,原来雍正干过这么多好事啊”。
《雍正王朝》最后一集中的一个细节,将这种勤政爱民的形象表露无遗。雍正埋头于公事,一整天都没吃东西,晚上还将一位叫曾静的犯人叫到身旁。这个人曾写书批判雍正,因宣扬反清复明,散布雍正弑父篡位谣言而被抓。雍正并没有加害于他,反而让他讲讲那本书中的内容。服侍雍正的丫鬟劝他吃点东西,他就让人给他盛了半碗饭,泡上点汤,以此充饥。剩下的饭菜都赏给了曾静。在这之后不久,雍正即因积劳成疾去世,“半碗汤泡饭”为这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形象画上了点睛的一笔。
当然,《雍正王朝》也因有过于美化雍正之嫌,被一些专家质疑。秦晖先生就曾撰写《<雍正王朝>是历史正剧吗?》一文,对剧中的情节做了批驳。
比如上文提到的只吃半碗汤泡饭,把剩余的赏给“政治犯”曾静一事,秦晖就很不以为然:“曾静一案,雍正的处理即使从封建法制看也是怪戾的,他残忍地将只有思想异端的吕、严、沈三族株连惨杀,却留下”现行犯“曾静为他宣讲《大义觉迷录》,电视剧居然把这描绘成仁慈之举!”
对于剧中雍正因积劳成疾病逝的处理,秦晖也提出了不同看法:“雍正的猝死虽史无确证,但海内外清史界多认为是妄求长生迷信丹药中毒而亡。电视剧却描绘雍正长期抱病操劳,为治国而‘活活累死’。为塑造这个高大全的道德偶像,真是不遗余力了。”
可见,电视剧《雍正王朝》虽然依托于历史事实,但也不乏美化雍正的地方。而雍正以往的残暴形象,则随着唐国强略显高大全的演绎而彻底扭转。本剧还有一个意外属性,即为十年之后的清宫穿越剧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时间进入到21世纪,互联网的兴起让文学的载体发生了质的变化。人人都能在BBS上连载小说,人人都能开博客写散文,文学的门槛大大降低。全国文学青年都往几个主流刊物上投稿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
与门槛降低同步的,是小说种类的丰富。像穿越小说这种以前极少听闻的小说类型,都成为了原创网络小说的大类。既然是面向大众的小说,总要穿越到一个大家熟悉的年代去。
那么问题来了,往哪儿穿呢?首先,多年“辫子戏”轰炸下来,老百姓对清朝以前的事都不太熟了,因此年代太远的不好,穿越小说渐渐都集中到清朝穿越这一个门类来,还有了个特有的名字——清穿;其次,老百姓不爱看虐心的情节,鸦片战争以后的屈辱史还是少碰为好,因此清朝中晚期不是穿越的理想时期;再次,乾隆帝在之前的多年戏说改编风潮中已经被“玩坏”了,提起乾隆,先想起跟赵雅芝卿卿我我的郑少秋(《戏说乾隆》),再想起跟小燕子容嬷嬷吹胡子瞪眼的张铁林(《还珠格格》),然后就想不起什么来了。而穿越小说有一个前提,即要在基本真实的历史框架内讲故事。因此戏说过于厉害的乾隆朝又不方便穿越了;最后,穿越小说最大的受众群体是女生,内容还是以谈谈情、说说爱为主比较好,不要太打打杀杀的。因此,连年征战的康熙朝也不是太理想的穿越地点。
再来看看雍正朝:有《雍正王朝》电视剧珠玉在前,历史框架清晰;有“九王夺嫡”这样的精彩戏码,容易编织出戏剧冲突;除四爷外,八爷、十三爷、十四爷这几个皇子个个性格突出,隆科多、年羹尧、张廷玉等文臣武将及其亲属都很有看点,关系错综复杂;史书上对雍正在情爱方面的记载没有多少,这给了穿越小说很大的发挥空间。
综合几个因素,雍正朝成为穿越小说的合适穿越地点,因此一大批穿越回雍正朝的小说诞生了。在2010年左右,这批小说衍生出了一批雍正穿越剧,甚至成了一股文化现象,史称“四爷很忙”。
某个频道,四爷正在和若曦暧昧,切频道,四爷正在和怜儿缠绵,切频道,四爷喜欢晴川,切频道,四爷娶了甄嬛……总结起来,就是四爷很忙。
以上是2011-2012年间流传于网络的一句玩笑,因为那段时间,几部以雍正皇帝为主角的穿越剧、历史剧扎堆播出,好几个雍正轮番出现在电视上,轮番与各种姑娘谈情说爱。此时的雍正早已不是那个励精图治、呕心沥血的勤苦帝王形象,不再是屡遭暗杀、残暴乖戾的暴君形象,甚至不再有半碗汤泡饭那种细节。对广大观众来说,站在若曦、晴川、甄嬛们面前那个穿龙袍的男人,不过是古装版的霸道总裁罢了。
进入到移动互联网时代,“接地气”是所有传播物的第一要务。电视剧如此,很多高门槛的地方亦如此,比如故宫。如今见多识广的网友,不断津津乐道于台北故宫的纪念品如何接地气,如何让普通人看得懂,这也逼迫着北京的故宫要自我求变,更接地气。于是,雍正爷又有了用武之处。
2014年,一组名为《雍正:感觉自己“萌萌哒”》的图片在网上走红。图片以《雍正行乐图》为基础,其中的雍正帝或是松下抚琴,或是穿着武士服与猛虎搏斗,或是临河垂钓,再配合轻松活泼的文字说明,让网友又一次颠覆了对雍正的印象。
这组图是故宫在接地气方面进行的一个尝试,引发了很好的效果。“行乐图”是古代有钱人雇画师给自己画的游玩画像,介于今天的“自拍照”和“到此一游风景照”之间。而在人们印象中一贯不苟言笑的雍正,也在这些“自拍照”里泄露了自恋的一面。用今天的话说,雍正很喜欢cosplay,在各种画作中把自己的脸画进去,并且很陶醉于自己这种恶趣味中。
雍正的这组萌大叔画像的走红,也可看作当下社会的一种倒影:雍正有很多面,“萌”或许是其中很微不足道的一面,甚至是被人为做出来的一面,之前的两百多年也很少有人提到。然而在当下,他的这一面就被拿出来并放大了。至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那个工作狂胤禛?呵呵,大家没兴趣了。
公元1735年10月8日,雍正皇帝驾崩了。他也许永远都不会想到自己的故事会被人提取成素材,炮制出一场又一场矫情烂俗的戏码。而事实上,我们对雍正的印象,本来就不应该存在于那些“想象”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