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面对罗马教廷为何批示 西洋人为小人
对于天主教我们知道他在西方的势力非常庞大,欧洲的国王在中世纪登基什么的都需要教皇来主持,而且还组织过三次大规模的十字军东征,明着说是圣战实际却是抢夺财富。之后还出现了影响深远的圣殿骑士团可以说教会是既有钱又有人,而且还奴役着人的信仰。而教皇一词仅仅是近代对他的一种尊称,并非尘世间的皇帝,教皇其实就是教会的大祭司。是组织盛典的最高神职人员。
对于教职人员来说他们就是天主教的卫道士,除了信仰上帝其他的都是异端。想想当初提出地心说的哥白尼,和因传播日心说而被教会烧死的布鲁诺,这都是异端。
当西方传教士带上帝的福音书万里迢迢来到中国之后,因为明末清初的中国还是非常富裕强大的所以当时的传教士利玛窦以学术作为东西文化的一个桥梁,用西方的科学技术、和绘画艺术引起士大夫直至皇帝等统治阶层人物的支持,在天主教教义和儒家学说之间寻找相同的地方求同存异,合儒、补儒,以此来适应中国习俗的方式传教。这种传教方法就是“适应策略”,它的核心就是尊重中国文化、适应中国文化,在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这两种不同的文化之中寻找具有同一性的地方、作为一个契合点。
初期这种方法非常奏效,而康熙皇帝看到西方科学技术的先进也非常大胆起用传教士,利用他们的知识为朝廷服务。而且还给当时的传教士授意高官,可以说效果非常好促进了中西文明的交流。郎世宁就是很好的一例,他的油画就得到了皇帝的认可而且在中国混的有声有色。但等利玛窦翘辫子之后耶稣会内部就产生了争议。争议的焦点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天主”和“上帝”是否和拉丁文的Deus意思是否一样?敬天、祀祖、祭孔是不是偶像崇拜和迷信活动?刚开始还只是争议可到了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担任福建代牧的法国传教会士颜当突然下令,禁止辖区内的中国教徒祀祖敬孔。
不让中国教徒祭祀祖先敬拜孔子认为这是迷信活动,有违教令。为此康熙尤为重视东西文化之间的和睦,多次同教会头脑人物交流说祭祖是表达对先人的尊敬和纪念,而且明确指出:“中国之行礼于牌,并非向牌祈求福禄,盖以尽敬而已。并且先后派两队人马远赴罗马教廷求证教皇真实意思,教皇非但不理还扣押了派来的使臣。而康熙帝还非常天真的在等待着罗马教廷的回信并多次询问有西洋消息么?
1720年,教皇特使嘉乐抵华。康熙帝一直将他当作贵宾对待,多次接见他,与他进行说理与辩论。康熙帝对待因礼仪不同而引发的争端表现出极大重视,不愿意因此而造成中西方的决裂。
1721年1月,传教士将教皇的禁令翻译成中文,呈给康熙皇帝看。这下康熙皇帝总算看明白了,阅后愤怒地批示道:“览此告示,只可说得西洋人等小人,如何言得中国之大理。……以后不必西洋人在中国行教,禁止可也,免得多事。”从此,康熙帝对教会的政策发生了巨大转变从开始的宽容换成了禁止。
康熙虽表面禁止传教但实际上只要有一技之长或持有表面身份的信票的教士仍可在华。在此不得不说康熙骂天主教狭隘是对的,在中国三教九流皆可容得他教信仰,而当局政府也未强迫,换作天主教之后却成了异端邪说。
到近代日本侵华之后日本扶持末代皇帝溥仪建立伪满政权,而罗马教廷在未经当时的国民政府同意的前提下便承认了伪满政府的合法性。而其中的原因不言而喻,而康熙帝当初骂西洋人为小人,对错就让后世的各位读者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