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原兵变发生在什么背景下?泾原兵变结果如何
泾原兵变是唐朝历史上著名的兵变,那泾原兵变背景是什么呢?唐朝中期泾原的士兵受诏去援救襄阳,途径长安的时候,天气十分寒冷,士兵们饥寒交困,迫切希望得到朝廷的赏赐来度过严寒,结果朝廷什么都没给,士兵什么都没有得到就被迫离开。士兵后来又到了浐水,皇帝下令地方官员犒赏士兵,而地方官员阴奉阳违,只给了士兵很少的粗茶淡饭,就要打发士兵走,引起士兵强烈的不满,最终导致了兵变,泾原士兵攻入皇宫后大肆掠夺宫中的粮食和金银财宝。泾原兵变本质上是士兵对朝廷的不满,被野心家利用而发生的一场兵变,这也是泾原兵变背景。
兵变发生后唐德宗带众人狼狈的逃跑,从咸阳城一直逃窜到奉天才停下休整,叛乱的士兵攻下咸阳之后紧追逃窜的唐德宗到奉天。叛军攻打奉天一个多月没有成功,于是退回咸阳城防守。天子颜面扫地,在此期间唐德宗听信宰相的谗言,疏远李怀光,后来迫于叛军的威胁,唐德宗不得不再次重用李怀光。泾原兵变其实是中央集权被削弱的结果,唐德宗是历史上第三个逃离帝都的皇帝,正因为这件事的发生,唐德宗疏远了宰相,由最初警惕宦官到再次重用宦臣,最后导致宦官崛起,这件事情在史上被称为奉天之难。以上便是泾原兵变背景的主要内容了。
泾原兵变起因是泾原士兵俸诏去救援襄阳城,在途径长安城的时候,天气十分寒冷,士兵们饥寒交困,希望皇帝可以赏赐他们,从而度过饥寒交困的日子,可是皇帝什么都没赏赐,就让士兵们离开。当士兵们到了浐水,唐德宗下令让地方官员犒赏部队,但是地方上却阴奉阳违,只是赏赐士兵很少的粗茶淡饭就要打发士兵离开,引起士兵强烈的不满,这是泾原兵变起因。泾原兵变发生后,士兵攻打都城,唐德宗惊慌失措,赶紧派使臣去和叛军商谈,想要以每人赏赐两匹布帛来化解此次兵变,唐德宗的做法进一步激怒叛军,叛军盛怒之下射杀前来谈判的使臣,泾原叛军拥立朱泚为王。
唐德宗仓皇失措的从长安逃到了奉天,在奉天下诏征集附近诸王前来相助,朱泚攻下长安自立为王,并率领士兵去攻打奉天,攻打一月有余,因城池坚固,守城士兵顽强抵抗。最终没有攻下,被迫撤兵,重整旗鼓再次进攻,在官军和朱泚的军队打的不分上下之时,李怀义率领其部下来救援,一鼓作气的击败了朱泚的部队,朱泚被杀,泾原兵变以此告终,奉天的困境解除,历史称此次事件为奉天之乱。本质上讲泾原兵变起因是统治阶层对下层人民的剥削过于严重,引起底层人民的反抗,百姓这种心理被阴谋家加以利用,最终形成泾原兵变。
泾原兵变结果是唐德宗成为唐朝历史上第三个被迫逃离都城的皇帝,帝王威严扫地,沦为后世笑柄。中央集权被削弱,宦臣势力不断加强,宰相失去了皇上的信任和重视,将领处处受到皇上的猜忌。泾原兵变结果是因为唐德宗不懂如何体恤士兵,不懂得如何安抚自己的部下,只顾自己享乐所导致的。德宗让地方官员犒劳泾原士兵,地方官员阴奉阳违,士兵愤怒引发哗变,最终引发泾原兵变,间接造成泾原兵变结果。
唐德宗本想上位以后大展拳脚,削藩改革,没想到用兵不当以及用人失误,不仅没有削藩成功,反而引发泾原兵变。德宗自己狼狈逃窜,陷入不得不姑息养奸的尴尬情境,朝廷没有发兵镇压藩镇割据的实力,导致唐朝的政治经济发生巨大的改变,特别是在对待藩镇割据的政策上,只能审慎的、采取温和的态度对待,皇帝十分的无奈。而且唐德宗举兵不当,还导致李怀光的叛变。泾原兵变结果在唐德宗用人不当的时候就已注定,而且唐德宗实行借商、物业税等政策引起社会动荡,紧跟而来的削藩以及削藩路上因赏赐不公导致士兵哗变,引发了巨大的军事危机,朝廷险些灭亡,这更是导致唐朝一步一步走向衰败。后来唐德宗还重用宦官,再也无法成为贤明的帝王,只留下被后世耻笑的名声。这便是泾原兵变结果。
泾原兵变的影响非常大,最直接的结果是唐德宗为首的统治阶层颜面扫地,中央集权被大大的削弱,朝廷不再重用宰相,对将领十分的猜忌,皇帝由最初的防备宦臣到亲信宦臣,使宦臣慢慢的壮大,结果一发不可收拾。它是唐朝政治的重大转折点,从此河朔藩镇一直处于半独立的状态,唐德宗上位之时安史之乱已经平息,他拥有带领大唐走向兴盛,成为一代伟大帝王的机会,他上位后锐意进取,认为要想发展经济,就必须先扫清河北的藩镇,于是听从宰相杨炎的谏言,采取各种发展经济的举措。朝廷对河北藩镇大举发兵,可惜用兵不当,不但没有削藩反而引起泾原兵变。
泾原兵变的影响还包括它导致唐德宗在面对河北藩镇的问题时处于十分尴尬的局面,唐德宗不得不审慎的对待,对此十分的无奈,却又没有强大的实力去镇压他们,只能采取姑息养奸的策略,而另一方面他变革政治体制,成为这场叛乱的导火索。泾原兵变是唐德宗削藩的错误态度,以及用兵不当、连续出现问题导致形势不断恶劣而发生的叛乱。唐德宗最终错过成为一代明君,留名万古的机会,反而成了被叛军追杀,逃离都城的皇帝,被后世耻笑。而且唐德宗在位期间,重用宦臣,疏远忠臣,导致唐朝开始走向衰败。以上便是泾原兵变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