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风云人物 > 正文

张大千十岁就赚钱补贴家用 三年创作作品一千多幅

2017-02-17 18:43:38  来源:360常识网   热度:
导语:1939年夏天,为躲避日机轰炸,张大千先生携全家到青城山寓居。其时张大千已是誉满天下的国画大师,无论居家还是在外应酬,总是青布衣衫,圆

1939年夏天,为躲避日机轰炸,张大千先生携全家到青城山寓居。其时张大千已是誉满天下的国画大师,无论居家还是在外应酬,总是青布衣衫,圆口布鞋,十分简朴。

一日,张大千和同样寓居青城山的好友张目寒、易君左摆龙门阵,张易二人笑着问张大千,灌县举办都江堰放水大典,为何受邀而不前往参加,是不是没有西装。这本是一句调侃话,大千先生却正色道:家母教训,不敢遗忘。

“小时候穿金戴银,长大了不一定成才”

民国初期,西风渐进,大凡有名望、有地位的人都喜欢西装革履,上流社会交往,莫不以西装革履作为身份的象征。像张大千这样的社会名流,在人们的眼中似乎应该是着西装,吃西餐,坐洋车。而大千先生始终布履青衫,就连他的朋友也感到不解。

摆谈中,张大千向大家讲起了自己的童年往事。

张大千1809年出生在四川内江。内江盛产甘蔗,有“甜城”之称。可是到张大千先生出生之时,家道早已中落,陷入贫困,幼时的张大千并没有尝到多少甜味。张大千父母一共生育了九男二女,大千排行第八,人称张老八。

家中人口多,穿衣吃饭就成了这个家庭的沉重负担,父亲终日的劳累,母亲满脸的愁苦,也难以解决一家老小的温饱。穷人家的娃娃穿衣,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张大千是张家第八个孩子,“新三年旧三年”的衣服都轮不到他。

张大千每当用羡慕的眼光看到别的小朋友穿上新衣服,母亲就会对他说:小时候穿金戴银,长大了不一定能成得了人(才)。这句话让他记住一辈子,受用一辈子。

童年“上房揭瓦”被他母亲苦心引导

大千先生的母亲曾友贞虽然是个家庭妇女,却有着一门相传的文化和艺术素养,绘画绣花在当地小有名气,常常在家中接些活儿来做,帮助丈夫补贴家用,并从小就培养大千哥姐几个学习画画。

大千小时候也像同龄孩子一样喜欢玩耍,要他静下心写字画画,还真有点难。张大千的女儿张心庆在晚年回忆她的父亲时就曾经讲过张大千童年“上房揭瓦”的故事,因为慑于母亲的严格管教,还离家出走过。

说的是有一年的大年三十,张大千和几个小伙伴在离家不远的老城墙顶上捉迷藏,耍得疯了,在城墙上来回地追跑,墙头很窄,沿着城墙盖的民房房顶的一边是搭在城墙上的,张大千竟然跑到人家的屋顶上去了,一不小心将人家的屋顶踩破,一只鞋竟掉到了人家正在煮年夜饭的锅里。那家主人气得火冒三丈,这祸事闯大了,张大千吓得和小伙伴一起离家出走。

张大千被家人找回家后,母亲既没有打他,也没有骂他,只是拿出画画用的纸和笔,她语重心长地说:我们家穷,不能和人家比,要比,就比长大了谁有出息。

母亲严厉而又充满期待的目光一直深深地印在大千的脑海中。

最让大千感到心灵震撼并收起顽童之心,从此专心学画的是,有一天大千睡到半夜起来小解,看见母亲还在油灯下替人家描画,昏暗的灯光照着母亲憔悴的面容,大千突然发现母亲苍老了,心中不禁一阵酸楚。他坐到母亲身边,静静地看着母亲描画,一直陪母亲坐到天亮。母亲说,娃娃啊,人穷不要紧,但志不能穷。

大千女儿晚年回忆:他十岁就赚钱补贴家用

从此大千先生就在母亲和哥哥姐姐的指导下,专心地学习绘画和书法,且日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从中体会到了艺术创作的快乐。

大千对绘画和书法的感悟能力很强,他十岁时就能上街写春联卖字赚钱补贴家用,就能帮助母亲描绘花样,画比较复杂的花卉、人物,毛笔字也写得很漂亮。大千先生的四哥是私塾老师,有较扎实的国文功底,张大千小时候就从四哥那里学习国文,练习诗词,从小就打下扎实的古典诗词基础。成年后的大千先生作画,几乎有画就有诗,诗书画在大千先生的艺术创作中都达到了一个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峰。

大千的女儿晚年回忆说,小时候,我最爱听父亲操着浓重的四川乡音摆龙门阵,尤其是听他讲儿时的故事。我记得,那天父亲是这样开头的:你们这些娃儿,什么事都不懂,既不好学,又不勤快;我像你们这个年纪的时候,就开始写字来卖,还能自己糊口了。

大千先生口中所说的好学和勤快,正是他童年时候从母亲那里受到的教育,在他几十年的艺术创作生涯中,几乎无一日不作画写诗。仅他在青城山寓居的三年多时间里,他就创作了一千多幅作品。

转载申明:360常识网,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