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的四位“顾命大臣”结局是怎样的
在热播剧《陆小凤与花满楼》中有这样一句话:自古以来,世人对权利的欲望,就如每年秋天的野火一样,加以煽点,便熊熊燃烧。权利,像一只毒虫钻进人的心里。蛊惑人的心智,迷乱人的情绪……。
权利,一种人人向往的东西,无权之人想有权,有权之人想权力更大……清朝康熙皇帝八岁登基,朝政由顾命大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掌控。正是这至高无上的权利,使他们彻底迷失了心智,走向灭亡。
索尼:
赫舍里氏,满洲正黄旗人。清朝的开国功臣之一,由孝庄皇后指定辅助康熙的四位辅政大臣之一。四大臣本着协商一致的原则共同辅佐幼主,最初还相安无事,然而随着四辅政大臣内部势力的变化,本来位居末位的鳌拜的势力日益扩大,鳌拜是一个权力欲极强的人,他仗着年轻气盛,结党营私,专横跋扈,根本不把年幼的皇帝和其他辅政大臣放在眼里。而此时历经三朝,经历多次宫廷斗争的索尼,以年老多病为由,采取以退为进的,不与鳌拜发生冲突的回避态度。眼看鳌拜权倾朝野,孝庄为达到遏制鳌拜的目的,转而笼络了索尼父子,一改太宗、世祖两朝均在蒙古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家族中择后的传统,册立索尼孙女赫舍里氏为皇后。索尼由回避转而倒向康熙。后于康熙六年六月去世。善终。
苏克萨哈:
满洲正白旗人。历官议政大臣,巴牙喇纛章京,领侍卫内大臣,加太子太保。康熙六年,苏克萨哈乞请驻守先帝福临的孝陵。鳌拜借机罗织其二十四大罪状,拟将他与长子查克旦磔死,余下子孙处斩,籍没家产。康熙洞见鳌拜等素怨苏克萨哈,积以成仇,而不准奏。鳌拜攘臂上前,强奏累日,再次矫旨,将苏克萨哈诛杀弃市。
遏必隆:
满州镶黄旗人,清康熙辅政大臣,是清朝开国五大元勋额亦都第十六子。康熙六年,康熙帝亲政,加恩辅臣,特封一等公,以前所袭公爵授长子法喀,赐双眼花翎,加太师。遏必隆几次屡乞罢辅政,鳌拜独断专行,屡次矫旨诛戮大臣。遏必隆知其恶,保持缄默不加阻止,亦不劾奏。八年,康熙帝逮治鳌拜,并将遏必隆下狱。康亲王杰书谳上遏必隆罪十二,论死,康熙亲赦其罪,削去其太师之职,夺爵。九年,康熙念其为顾命大臣,而且是勋臣之子,仍以公爵宿卫内廷。康熙十二年,遏必隆卒。
鳌拜:
康熙亲政,但鳌拜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并不想归政于他。当时在康熙宫廷中的法国传教士白晋记载说,在康熙十五六岁时,四位摄政王中最有势力的宰相,把持了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六部的实权,任意行使康熙皇帝的权威,因此,任何人都没有勇气对他提出异议。
此时的鳌拜已经对康熙的皇权构成了严重威胁。康熙决意铲除鳌拜集团。于是挑选一批身强力壮的亲贵子弟,在宫内整日练习布库为戏。鳌拜以为是皇帝年少,沉迷嬉乐,不仅不以为意,心中反暗自高兴。康熙八年五月,康熙将鳌拜亲信派往各地,离开京城,又以自己的亲信掌握了京师的卫戍权。在武英殿内生擒鳌拜。鳌拜在狱中天天在想自己为什么被抓还被列了三十大罪状,越想越生气,越生气越想,最后于1669年被自己活活气死在监狱之中。
康熙帝的四位顾命大臣几乎是在内斗中辅佐了康熙八年,他们在政务处理方面都没有太大的失误。至于说鳌拜的下场,本人认为还是与皇权集中有关,辅政是一回事,皇权又是另一回事,辅政可以,窥视皇权,那下场就只有死路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