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先称西秦霸王而后称帝 让李世民蒙羞
霸这个字,在古汉语中有多种解释,其中一个意思涉及政治。霸字中含月字,但这个月不是满月,而是偏月或半月,引申为统治一方,而非全域。
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虽然厉害,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但他们只是代行周天子职权的一方诸侯,成不了天子,故曰霸。西楚霸王项羽,虽然打下了天下,但他眼界太低,小富即安,没有称帝的想法和行动,只想做一个统领群雄的代理班长,最终把自己定性为霸王。
隋唐之际,又有一个能人横空出世,此人名叫薛举。薛举没有背景,没有根基,靠一个偶然机会脱颖而出,地盘不大,但野心不小,先是称霸王,而后称帝,这份勇气和魄力,足以让死了九百多年的项羽逊色不少。
薛举祖籍汾阴(今山西万荣),其父薛汪迁居陇右,并在金城(今甘肃兰州)定居做生意。山西汉子的勇猛和西北民风的彪悍,把薛举塑造成了一个“容貌瑰伟,凶悍善射,骁武绝伦”的厉害人物。隋朝大业年间,薛举做了一个小官,金城府校尉。校尉虽然是一个低级武官,但让薛举结识了很多英雄豪杰。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民不聊生。大业十三年(617年)四月,陇西盗贼蜂起,治安混乱,金城令郝瑗招募了数千人,由薛举率众剿灭盗贼。在授甲仪式上,薛举起了邪念,伺机劫持了郝瑗,囚禁了金城众官吏。随即,薛举开仓放粮,笼络民心,得到了当地百姓的极力拥护,归附薛举者甚多。薛举趁热打铁,建立政权,“自称西秦霸王,建元为秦兴”,成为隋末群雄之一。
大旗树起来,就有了影响力。不久,以宗罗睺为首的群盗投靠薛举,为薛举政权注入了一支生力军。此后,薛举“掠官收马,招集群盗”,人越聚越多,势力越来越大,“兵锋甚锐,所至皆下”,引起了当地驻军的恐慌。隋将皇甫绾率一万军士前来镇压,被薛举打了个落花流水。见薛举发展前景可观,羌人钟利俗也带着二万人马归降了薛举。后来,薛举攻城略地,“尽有陇西之地,众至十三万”。当年七月,薛举在兰州称帝,立妻鞠氏为皇后,立长子薛仁杲为太子。
同父亲一样,薛仁杲也是个猛人,“多力善骑射,军中号为万人敌”。登基典礼结束后,薛举便迫不及待地抢夺地盘,首选秦州(今甘肃天水)。在薛举看来,秦州距离兰州近,不仅自古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而且其地名与他所建立的秦政权吻合,拿下秦州,秦政权才名副其实。经过一番征战,秦州最终落入薛仁杲之手,薛举也随即将都城由兰州迁至秦州。秦州临近关中,薛举下一步的目标就是隋朝都城长安。
就在薛举急速发展的同时,甘肃境内还有一股力量也在勃发,即隋鹰扬府司马李轨。大业十三年(617年)七月,李轨在武威(今甘肃武威)自立为大凉王。这样以来,甘肃境内有了两个编外皇帝,而且距离不远。当时,李渊正忙着起兵,目标直指长安,没工夫搭理薛举与李轨。十一月,李渊攻占长安,立隋炀帝的孙子为傀儡,从而掌握实权。随即,李渊把目光投向了甘肃。
当时,薛举已有三十万之众,实力雄厚,干掉他不容易。不得已,李渊决定联合李轨。义宁二年(618年)正月,李渊遣使凉州,奉书称李轨为“从弟”,认了李轨这个弟弟,意在拉拢李轨,联合灭薛。统一阵线建好了,李渊有了底气,随即派李世民攻打薛举。在二李的夹攻下,薛举防不胜防,吃了败仗,但很快又恢复了战斗力,李世民不得不再次出征。
武德元年(618年)五月,李世民到达高墌(今陕西长武),与薛举相遇。李世民认为,薛举兵多粮少,意在速战,便决定避敌锋芒,“乃命深沟坚壁,以老其师”。僵持了一段时间后,薛举撑不住了,便命将士假装松懈,引诱唐军出战。不料,唐军刚一露面,薛举立马发威,将唐军杀得一塌糊涂,“死者十五六,大将慕容罗睺、李安远、刘弘基皆陷于阵”,李世民率残部败回长安。
高墌惨败,《旧唐书》称李世民当时病了,是下属刘文静、殷开山擅自出兵,才吃了败仗。但仔细想想,根本不是那回事,这么重大的军事行动,下属能不事先请示李世民吗?总之,此战让李世民蒙羞。为了面子,李世民把责任推给了刘文静,刘文静因此被免职。《资治通鉴》载,高墌之战后,薛举“收唐兵死者为京观”,把死难的唐兵尸体堆成一座山,一则羞辱李世民,二则振奋军心。
“今唐兵新破,将帅并擒,京师骚动,可乘胜直取长安”,这是当初那位被劫持的金城令郝瑗给薛举的建议。此时,薛举已与突厥建立联系,如果真能成行,长安危矣,大唐危矣!然而,老天没给薛举这个改写历史的机会,就在薛举准备发兵的时候,他病了,而且病得很严重,“未几而死”。薛举死后,太子薛仁杲即位,谥薛举为武帝。薛仁杲坚持了几个月后,败于李世民,西秦覆亡。
作为隋唐之际的一个风云人物,薛举有胆识,有能力,有气魄,有智谋,堪称一代豪杰。他眼光高深,志向远大,这是甘于做霸王的项羽所不及的;他遇事冷静,奇招制敌,正是英明神武的李世民的对手。不过,薛举有一个致命的弱点,“每破阵,所获士卒皆杀之,杀人多断舌、割鼻,或碓捣之。……由是人心不附”。如此残暴之人一旦成为天下之主,芸芸众生还能有好日子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