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既是曹操最能打的儿子 又是孙权的侄女婿
曹植文章写得好,曹丕政治玩得高级黑,曹冲智商爆表能称象,曹昂忠诚度高能献出战马让老爹先走。都很好,比不出哪个最优秀。
但要问阿满,你最能打的儿子是哪一个?
孟德肯定毫不犹豫脱口而出:我黄须儿。
黄须儿是谁,是曹彰。因胡须发黄,被阿满亲切的称之为黄须儿。
文武双全的曹操,文的基因遗传给曹植,诈的天分传递给曹丕,武的因子,则主要注入曹彰体内。
当曹彰还是个小正太的时候,就箭法超群,能徒手单挑猛兽,把兽族揍得嗷嗷叫,自己却毫发无损。
曹操的事业虽然是砍出来的,但骨子里还是个文人政治家,对整天只会打打杀杀的武夫,打心眼是瞧不起的。看到曹彰整天只会舞枪弄棒,很是发愁,就对曹彰说:儿啊,你人丑就要多读书,净整些骑马射箭是不行的。
一番苦口婆心后,曹操还给儿子布置下家庭作业:通读《尚书》《诗经》,做读书笔记,写读书报告。
可这些书认识曹彰,曹彰却不认得他们。读了几天便扔在一边,还发牢骚:大丈夫应该像卫青、霍去病那样立功沙漠、驱逐蛮夷,读这些书有毛用,难道还要我读个博士吗,“何能作博士邪?”曹彰说的博士不是现在的博士研究生,而是汉代从事古典文献研究宣传的意识形态教育者。
不想读博士,就往打仗的路上狂奔吧。曹彰确定领兵打仗的人生志向后,曹操决定不再为难黄须儿,给他个机会。
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代北即今天山西北部和河北西北部一带的乌桓部落造反。曹操一跺脚:曹彰,你不是很能打吗,去给我剁了那孙子。
曹彰二话不说,翻身上马,率军到达河北前线,仅靠数百骑兵、千余步兵,就打得乌桓大步后退。又看准时机,不顾战前曹操不得越过河北追击的将令,继续向北追了一天一夜,追上乌桓主力,“大破之,斩首获生以千数”,进而逼降手中有数万铁骑的鲜卑轲比能部落,北方边患暂时平定,为曹操全力与刘备争夺汉中解除了后顾之忧。
听闻代北大捷,在长安指挥部的曹操大为高兴,让曹彰到长安汇报工作。曹彰很是谦虚,把功劳都让给手下将士,“归功诸将”,既收了人心,又不揽功。曹操很是欢心,疼爱的摸摸曹彰的黄胡须,真不愧是我阿满的种,“黄须儿竟大奇也”。
稳定了代北战线,曹操可以放心的与刘备在汉中大战。刘备令义子刘封前去挑战。曹操骂道:刘大耳你这个编草鞋的屌丝,竟敢让义子来打我,看我派亲儿子黄须儿来砍你的假儿子。
还没等曹彰到达汉中前线,曹操就班师了。刘备义子大战曹操儿子的戏码没能上演,实为三国历史一大憾事。曹操东归洛阳后,把曹彰留在长安,以防刘备来追。
长安一别,竟是曹彰与曹操的最后一面。孟德到洛阳后,很快染上重症,急召曹彰来见。但还没等曹彰赶到,阿满就闭上了双眼。
尽管曹彰很能打,也很喜欢打,野史中甚至有他为了买一匹主人死活不肯卖的战马,竟用美妾来换的荒唐事。但在三国这个时势造英雄的历史舞台上,曹彰没有得到太多上场机会,他露脸的仅仅是建安二十三年的代北这一仗。之所以如此,大鹏认为原因有二。
一是曹彰成长到能独当一面的时候,曹操已经在继承人问题上倾向曹丕。建安十六年,即公元211年,曹丕任五官中郎将、副丞相,成为事实上的接班人。建安二十二年,即公元217年,曹丕被正式立为魏王世子。
曹操一生,最怕祸起萧墙,内部不稳。从史料看,曹彰也确实对皇位动过心思,曾打听过玉玺,“彰问玺绶,将有异志”,曹操肯定会对他防范有加。如果放任曹彰长期带兵在外,兵权牢固在手,很可能会成为身后的不稳定因素,成为刘备、诸葛亮眼巴巴望着的“天下有变”之机。曹操实际上是不敢放手去用曹彰的,在北征乌桓之前,曹操就曾告诫黄须儿“居家为父子,受事为君臣”,让他牢记与自己、曹丕的君臣之分。代北大胜后,曹操立马召曹彰到长安,也有部分解除其兵权的考虑。
二是曹彰的身份有些特殊。他是曹操的亲儿子,又娶了孙权的堂妹为妻。那是在建安四年,即公元199年左右,曹操为专心对付袁绍,避免两线作战,极力招抚拉拢刚称霸江东的孙策,把女儿许配给孙策小弟孙匡,又给曹彰娶了孙策、孙权弟弟孙贲的女儿,结为秦晋之好。曹彰就这样稀里糊涂的成了孙权的侄女婿,这个身份摆在这,曹操用起来总有点忌讳。
就这样,无论是在曹操生前,还是曹丕称帝后,曹彰一直没有受到重用,反而被曹丕屡加猜忌。曹丕称帝四年后,曹彰进京觐见哥哥,暴死于洛阳,视兄弟诸王如雠仇的曹丕显然与此脱不了干系。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曹丕在皇位竞争上战胜了曹彰,但儿子魏明帝曹叡却膝下无子,最终把皇位让给了曹彰的孙子曹芳,成为曹魏的第三个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