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蕊夫人是怎么死的?花蕊夫人死因之谜大揭秘
古人从不吝惜对美丽女子的溢美之词,在深邃且有着无穷韵味的句段中,都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比如,就经常有人用“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犹抱琵琶半遮面”来形容美貌的女子。花蕊夫人,一个美丽的名字,正应了那句:“此女本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在五代十国时期,有三位被称作花蕊夫人,这几位女子不仅容貌美丽,而且能诗善赋,多才多艺。有关她们的事迹,多散见于五代至两宋的各种史籍之中,因其所处时代相同,且又均被称为花蕊夫人,她们的身份、事迹至今仍有许多疑谜。由此可见,花蕊夫人竟成为了一个美丽的传说。
“史上”共有3位花蕊夫人。第一位:前蜀主王建的妃子,徐姓,史称“小徐妃”,也号“慧妃”。第二位:后蜀主孟昶的妃子,费姓,或徐姓,也有人称之为“慧妃”。第三位:南唐主李煜的妃子,姓氏不详。
前蜀花蕊夫人,为前蜀主王建淑妃徐氏(约883——926),成都人,宫中号为花蕊夫人,因其姐也为王建妃,故亦称小徐妃,姐妹皆受宠幸。其姐子王衍(世称后主)登基后封其为翊圣皇太妃。花蕊夫人与其姐交结幸臣,纳贿干政,导引后主荒戏失政,后与王衍皆被后唐庄宗所杀。王衍少不更事,一天到晚陪侍两位徐妃游宴贵臣之家,或周览蜀中名山寺观。而大、小徐妃更是结交宦官卖官鬻爵,弄得不成体统,后唐庄宗乘机灭掉前蜀,这位花蕊夫人是不值得称道的。
后蜀花蕊夫人,是后蜀后主孟昶的费贵妃,一个歌妓出身的贵妃。姓徐(一说姓费),封为慧妃,青城(今四川灌县)人,貌美如花蕊故称为“花蕊夫人”。孟昶降宋后,她可能被虏入宋宫,为宋太祖所宠。在民间,还流传着一个关于花蕊夫人的美丽传说。传说很久以前,后蜀国王孟后主的妃子花蕊夫人很喜欢芙蓉花,孟后主就为美丽的花蕊夫人在城里城外种满了芙蓉花。
孟昶妃花蕊夫人最有名的故事,是那首坊间流传最广的《国亡诗》(又称《述亡国诗》)。孟昶之后近百年的宋人陈师道,在他的《后山诗话》中记录了这个故事:“费氏,蜀之青城人,以才色入蜀宫,后主嬖之,号花蕊夫人,效王建作宫词百首。国亡,入备后宫。太祖闻之,召使陈诗。”于是花蕊夫人吟出了那篇传诵千古的《国亡诗》: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但是,此事的真实性,却遭到了众人的质疑,在各种正史中,均没有发现赵匡胤当庭召花蕊夫人作诗的记录,故《国亡诗》很可能是好事者移花接木,将王衍故实安到花蕊夫人头上,关于花蕊夫人,附会到她身上的民间想象太多了,人们同情花蕊夫人的遭际,因为被好事文人记录到笔记小说中,成了茶余饭后的谈资。
而最后一位花蕊夫人,据传是南唐后主李煜的妃子,但是因为其史实不详,我们对于最后一位夫人的事迹也不得而知。谈及到这几位花蕊夫人的死,也是扑朔迷离,花蕊夫人就像是一个传说,似真似幻地流传在人们的口中。
史书没有交代花蕊夫人是何时死的,也没有说她是怎么死的,现在我们能见到的,只有野史笔记中的零星记载。据孟昶之后百年的宋人王巩《闻见近录》记载:赵匡胤和兄弟赵匡义在后苑宴射,老赵举起“巨觥”让光义喝酒,光义不喝,老赵还是要他喝。光义四顾庭下说:“要金城夫人亲自折一枝花来,我就喝。”于是赵匡胤命金城夫人去折花。
赵匡义借机“引弓”将金城夫人射杀。尔后,“再拜而泣,抱太祖足曰:陛下方得天下,宜为社稷自重。”据说赵匡胤没有责怪他“饮射如故”。北宋末年蔡的《铁围山丛谈》明确点明:花蕊夫人归宋后,赵光义也十分喜爱她。一次从猎后苑,花蕊夫人在侧,赵光义“调弓矢,引满拟兽,忽回射花蕊,一箭而死。”
两则记载大同小异,不为美色所惜的态度在宋朝君王的身上体现出来,然而,事情的真相真的是这样的吗?这个两个记载不但人物对不上号(太子根本就不在皇宫),事件也不对(皇后来时,太宗从府邸赶来皇宫),也没有任何记录说赵匡胤册立了花蕊夫人。这则轶事细究起来,有几处破绽,赵匡胤“敬畏生命”,一生不妄杀一人,怎么会在心爱的美人被人射杀后“饮射如故”?其二,赵匡义虽然是老赵亲兄弟,而且二人感情很深,怎么就敢“引弓”射杀皇妃?其三,这么大一场变故,而且又是“宋太宗”所为,在后来的《太祖实录》中为何不见记载?由此可见,此事多半是后世人编造的。
花蕊夫人像雾像风又像雨,飘忽在历史的长河中。与花蕊夫人相关的那一篇篇故事,一段段传说,注定都是文学史中传诵久远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