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曾因自认为“字写得难看”推迟参加殿试
王颂蔚的故居就在南园和乌鹊桥之间的十全街上。要说王颂蔚,还不如王谢长达在苏州有名。王谢长达是王颂蔚的夫人,以办学知名,振华女学就是由她一手创办的。1934年12月25日,王谢长达去世,蔡元培特地从南京赶到苏州吊唁。
蔡虽然是振华的挂名校董,还曾为长达图书馆题名,但亲自前来吊祭,颇不寻常。原来,王颂蔚于蔡元培有知遇之恩,并且还是蔡的座师。
唐振常的《蔡元培传》和张晓唯的《蔡元培评传》都参考了台湾蒋复璁的《蔡元培先生的旧学及其他》一文,认为蔡元培会试的成功来源于王颂蔚的赏识。此说又都源自王颂蔚的儿子王季烈的说法。
具体情况是这样的:蔡元培考完会试后,即去拜见乡试考官李文田,把自己的会试卷拿给李文田看,李阅后大摇其头,认为蔡元培的八股文做得太不中绳墨,会试断难取中。孰料,当蔡废然准备南返之际,却传来了取中贡士的消息。原来,当时的房官正是苏州王颂蔚,据张一麐《纪念蔡孑民先生》说,王看见蔡头场卷子,觉得不类当年流行的八股文,甚奇其文,及见二、三场卷,“则渊博无比,乃并三场荐之,且为延誉”。这样,蔡元培就顺利地中了贡士。殿试在两个月后进行,不过蔡元培当年并没有参加。
蒋复璁认为,蔡元培是在不知自己中了贡士的情况下就已经南归,才放弃了随后的殿试。不过,蔡元培在《自写年谱》中说,殿试是他自己放弃的。这是比较奇怪的事情,少年科第,精进不已,正好趁热打铁,一鼓作气,何以甘心放弃上进之途,留待下科呢?原来,他当年之所以没有继续参加殿试,乃是“因殿试朝考的名次均以字为标准,我自量写得不好,留待下科殿试,仍偕徐君出京”。李慈铭的《郇学斋日记》中也有记载:“(四月十三日)蔡进士(元培)来,沈进士(宝琛)来,两生皆年少未习楷书,故不待复试而归。”李的说法与蔡自己的说法相合,都认为蔡是因为字的问题,才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当年的殿试,这完全是出自于自知之明。
我们现在来分析,即使有李文田丧气的分析在先,作为考生,除了有特殊变故,也不至于不等结果出来,就赶着回去。毕竟,一旦中了,还要拜见老师,且在京有一系列应酬,试毕即返,不符合一般情理。那么,知道得中了,而因为担心自己的楷书不好,而自动放弃,可能性如何呢?而且放弃的不只是蔡元培,还有沈宝琛。难道两个年轻人对殿试的认识这么冷静清醒、协同一致?
其实,蔡元培的放弃也与王颂蔚有关,他们是听了老师的话才放弃了随后的殿试。而在当年,老师的话具有非常的权威,不容置疑,不容违背。
当年,蔡元培去王颂蔚府上以门生礼拜师谢师时,王颂蔚对他说:“以君之文,可得连捷,然殿试须兼重书法,君殊不逮。与其连试不效,须隔三载,不如停试一次,尽一年之力,从事白折工夫,或能于明年补试获隽也。”(1934年《苏州明报·蔡孑民不忘师恩》)果然,1892年,蔡元培复试获隽,得中二甲三十四名进士,成为翰苑人物。据此,则王颂蔚并不认为蔡元培的八股文坏,反而还相当看好他的文章。这与蒋复璁、唐振常、张晓唯的说法又有所不同。
1935年1月19日,在王谢长达的追悼会上,蔡元培不忘师恩,说“鄙人于四十余年前,受黻卿先生教训”云云,黻卿先生,指的就是王颂蔚。
人的一生出处,有时候就在关键的几句话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