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柬之是谁?张柬之与狄仁杰有着怎样的关系
张柬之(625年——706年),字孟将,汉族,唐朝襄州襄阳人。唐朝名相,诗人。张柬之早年的官做得并不大,直到70多岁了,才在一次朝廷举办的贤良科目考试中,一举夺冠,官至监察御史。但是屁股还没坐热乎就出了一件事情,突厥首领想让女儿和亲,武则天就想让武延秀娶了她,但是,张柬之却谏言道:“自古从无天子娶异民族女子的事。”
细细思索,也颇觉奇怪,历来和亲之事都是弱者向强者求和,但是强者通常不屑于娶蛮族女儿为妻,或者是为了加紧两族交流。那时候,武周国力还是很强盛的,如果是第一种情况,突厥是出于对武周的畏惧,而以女儿和亲,皇室完全可以委婉谢绝,如果是第二种情况,加强两族的联系,也基本是派一个不受宠的女儿嫁出去,而不是让本朝之人娶一个外族女子为妻。
张柬之由于这一次的谏言,直接被调出任合、蜀二州刺史,环境极其艰苦。之后他再度回京城,和狄仁杰关联颇深。在中国古代,师生关系一般不论年纪大小的,宋朝之前一般都是向皇帝推荐而形成的师生关系,宋以后大多是指科举考试中的主考,被称为座师。这和个人在朝廷的资历和威望有关年龄没有任何关系。
当然,形成师生关系后学生一般不能作出对老师不利的任何事情,否则会被当时的人认为是背信弃义的小人,仕途也就完了,这也就在朝廷里形成了一张庞大的关系网,一般朝中的重臣也是通过这个方法来扩大自己的势力。
当时,狄仁杰颇受器重,然而临近晚年,力不从心,武后问其有木有可以举荐的可用之才,狄仁杰则推荐了张柬之,于是武后将张柬之的官位向上提了提,之后不久,武后又问狄仁杰,有没有其他的人才可以用,狄仁杰说:“臣曾举荐张柬之,您没用他。”
武则天说:“提拔他了。”狄仁杰说:“臣举荐宰相却任司马,这不是用才。”武后无奈,只得将张柬之的官位再往上提了提,迁升秋官侍郎。由此可见,张柬之可以说得上是狄仁杰的学生。
这时张柬之还没当上宰相,再次晋升,则因为他还有一位老师——姚崇,姚崇要去灵武巡查,临走前,武后问他朝中有没有可以担当宰相的人,姚崇说:“张柬之深沉稳重有谋略,能决断大事,他已年老,要赶快任用。”至此,张柬之再次晋升,官至凤阁侍郎。
如果说狄仁杰是劝武则天归政于李唐王室,将李显立为太子的主要功臣,那么张柬之则是实际上促使李显登上皇位之人。武则天晚年,多病不理政事,朝廷被武三思和张易之、张昌宗兄弟把持,张柬之见此,联合终于李唐的各大势力,发动玄武政变,将张易之和张昌宗斩杀,逼迫武后传位于李显。
但是唐中宗李显,是一个昏庸无能之人,复位后,朝廷实权掌握在皇后韦氏、婕妤上官婉儿、娇女安乐公主手里,而武三思与韦后,上官捷妤私通,安乐公主又是武三思之子武崇训之妻,借此关系,武三思再次登上宰相之位。
张柬之见情况不妙,赶紧谏言,但是李显完全不听,武三思开始反扑,诬陷张柬之等五位大臣污蔑韦后,李显信之,五大臣同时被贬,之后,张柬之再次被贬,忧愁愤懑而死,享年82岁,才上位不久,还没有发光发热,便遇皇权更替,成为权力之下的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