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风云人物 > 正文

李世民第三子李恪是怎么死的?李恪有几个孩子

2017-02-09 18:38:27  来源:360常识网   热度:
导语:李恪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个儿子,他的母亲是是隋朝帝第二位皇帝隋炀帝的女儿如意公主。因为他的身世还是非常显赫的。而且他从小的表现也十

李恪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个儿子,他的母亲是是隋朝帝第二位皇帝隋炀帝的女儿如意公主。因为他的身世还是非常显赫的。而且他从小的表现也十分突出,骑马射箭,读书绘画,样样信手拈来,再加上他的个性敢作敢为,因此李世民对于子怡这个儿子还是非常欣赏和疼爱的。甚至还动过立他为太子的想法。即便如此,他最后非但没有当上皇帝,反而因为某个人的诬陷而丢掉了性命,这个人就是当时唐朝的重臣,唐太宗长孙皇后的哥哥长孙无忌。长孙无忌这个人,早年因为投奔李世民四处征战,又替他策划了夺取皇位的玄武门之变,再加上后来他的妹妹嫁给了李世民,因此李世民对他十分信任,先后册封他为左武侯大将军、吏部尚书、司空司徒和中书令等重要官职,可以说是手握大权,位极人臣,再加上她皇后的哥哥的身份,更是有恃无恐,完全把持了朝政。在李世民想要立李恪为太子的时候,他担心长孙一族的荣耀可能会遭到威胁,表示激烈的反对,同时坚决支持自己的妹妹所生的第三个儿子晋王李治。因此与李恪产生了嫌隙。在唐高宗永徽四年,他授命处理一代贤相房玄龄的次子房遗爱谋反案,这原本跟李恪没有任何关系,但是对此怀恨在心的长孙无忌认为这是除掉李恪的好机会,于是他诬陷李恪也参与了此次谋反案,最后李恪和参与此案的人一起被处死,享年三十五岁。李恪实在是死得冤枉,本该做出一番功绩的人物就这样被陷害而死,让人不禁感到哀叹和怜惜。

李恪的墓一直没有被专家和学者确认,现在最疑似李恪之墓的地方位于陕西西安长安区的锅杜镇羊元村附近,在这里发现了李恪的墓志铭,但是因为附近正在进行基础建设,这座陵墓破坏十分严重,要确定这里究竟是不是李恪的陵墓,需要经过详细的勘察和研究之后才能得出结论。另外关于被发现的李恪墓志,是由青石构成的,志盖的形状为覆斗型,上面用篆书雕刻了“大唐故李君之墓志铭”几个大字,周围有纹饰,品相还不错。墓志铭一共有三十一行,每行三十二个字,除去空格之后,一共有八百七十九个字,主要记述的是李恪的生平事迹以及他被杀害的原因和时间。墓志铭上标出撰写的时间是永徽四年四月,这跟史书上记载的时间是吻合的。但是墓志铭对李恪的评价和他被杀的原因则和史书上的记载有很大的差别:在墓志铭的记载中,对李恪多以贬损之词,说他被杀是因为长期放纵不法,最终意欲谋反而被杀害的;但是在史书上则认为他是被当时权倾朝野的长孙无忌诬陷而死的。这两种说法到底哪一种才是可信的呢?这里我们细细分析一下就可以得出结论了。

我们都就知道,李恪死的时候,正是长孙无忌权力最大的时候:唐高宗李治是自己的侄子,自己则担任太尉兼同中书门下三品,可以说是位极人臣,只手遮天。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有人有这个胆量把真相刻在墓志铭上?因此墓志铭上撰写的不是事情的真相,而是在长孙无忌授意之下的谎言。还有一件事可以这证明墓志铭的虚假性:在长孙无忌被贬之后,李治马上就恢复了李恪的爵位,并追封他为郁林王,这里完全可以看出当时的长孙无忌的权力有多大。李恪,可能是唐朝历史上死得最冤枉和最委屈的皇室成员之一。他原本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个儿子,文韬武略,才能出众,深受李世民的宠爱和青睐,因为他不是李世民的皇后所生的儿子,原本没有资格争夺皇位,当时由于李世民对这个儿子的偏爱,他一度起了立他为太子的念头,最终这个想法因为当时大权在握的长孙无忌的坚决反对而打消了。最后害怕官位不保的长孙无忌诬陷他参与了房遗爱谋反案,因此他被无辜赐死。时年三十五岁。

据史书记载,李恪一共有四个儿子和五个女儿。其中在史书上留下记载的只有六个人。首先是他的长子李仁,出生于公元646年。在他生命中的前半生,因为父亲李恪被长孙无忌诬陷至死,他也受到牵连而被流放到偏远荒凉的岭南之地。在显庆五年即659年的时候,他的父亲李恪被追封为郁林郡王博尼格立庙急死,他的冤屈第一次得到平反,同时还任命河间王李孝恭的孙子李荣为郁林县侯作为李恪的继承人,把李仁一干人等仍然排除在外。就这样一直到了684年,李荣因为触犯了律法而获罪,到这时李仁和他的兄弟才总算被赦免,李仁好继承了父亲”郁林郡王“的爵位。之后的李仁还参与了推翻武则天,恢复李唐王朝的神龙政变,此后一路仕途顺利。一直到708年,他因为参与景龙政变失败,和儿子天水王李禧一起被杀,享年六十二岁。李恪的其他几个子女:二子李玮很早就过世了,死后被追封为郎陵郡王;三子李琨,封为吴王;四子李璄,封号为归政郡王;信安县主。李恪的四女,名字不详,武则天时嫁给了魏景帝穆帝的八世孙元思忠生下了三个儿子,死于开元四年;五女李华,是宣城县主。其他的三个女儿已经不可考证。

转载申明:360常识网,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