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风云人物 > 正文

袁世凯皇帝梦为何83天破灭?袁世凯怎么下台的

2017-02-08 20:25:47  来源:360常识网   热度:
导语:袁世凯,字慰亭,号容庵,河南项城人,因此人称“袁项城”。袁世凯早年发迹于朝鲜,归国后在天津小站训练新军。辛亥革命期间,袁世凯通电支

袁世凯,字慰亭,号容庵,河南项城人,因此人称“袁项城”。袁世凯早年发迹于朝鲜,归国后在天津小站训练新军。辛亥革命期间,袁世凯通电支持共和,逼迫清朝皇帝溥仪退位,以和平的方式推翻清朝,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宝座。1913年,他镇压二次革命,同年当选为首任中华民国大总统。1915年12月,袁世凯宣布建立帝制,自称皇帝,改国号为中华帝国,建元洪宪,史称“洪宪帝制”。此举遭到全国军民的强烈反对,引发护国运动,袁世凯不得不在做了83天皇帝之后宣布取消帝制。1916年6月6日因病不治而亡,归葬于河南安阳。

那么,袁世凯是怎样登上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宝座的?又是怎样复辟帝制的?他的皇帝梦为什么仅仅过了83天就破灭了?华丽的皇帝龙袍为何转眼之间变成为催命送终的寿衣了呢?

1859年,中国正处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袁世凯出生于河南项城的一个官僚世家。和大部分读书子弟一样,他也摆脱不了世俗的影响,功名利禄就是他的人生目标,可惜考了两次科举都没中。不过,袁世凯的父亲有一个好友名叫吴长庆,当时正担任赫赫有名的淮军统领,于是袁世凯立即找到了父亲的这位好友。在吴长庆的通融下,袁世凯在“庆军”的营务处当上了会办。

1882年朝鲜发生壬午军乱,朝鲜高宗李熙之父兴宣大院君李是应利用军队哗变,成功夺权;朝鲜“事大党”与大院君有隙,于是请求清廷出兵平乱。由于当时朝鲜与清朝有宗藩关系,吴长庆领兵前往镇压。于是袁世凯便跟随吴长庆的部队东渡朝鲜。这时候的袁世凯在清军里已经做出了一点小小的成绩了,李鸿章奏举袁世凯任驻汉城清军总理营务处,会办朝鲜防务。于是23岁的袁世凯便以“通商大臣暨朝鲜总督”身份驻藩属国朝鲜,并以道员升用,加三品衔,协助朝鲜训练新军并控制税务。而仅仅过了一年,1883年,就升为浙江温处道。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的前夕,在朝鲜做了10年官的袁世凯回到了天津。第二年,清朝政府在甲午战争惨败中认识到了新式陆军的重要性,于是荣禄、李鸿藻奏派袁世凯到天津,扩练驻扎在天津小站的新建陆军。正是这次任命,奠定了袁世凯一生事业的基础。在这里他培植了一批后来成为民国风云人物的亲信徐世昌、段祺瑞、冯国璋、王世珍、曹锟、张勋等。

到达天津小站后,袁世凯积极行动起来。一天,张之洞到小站视察,他发现部队中到处弥漫着对袁世凯的个人迷信的氛围,每个士兵都把袁世凯比作“衣食父母”,而且部队的营房里到处都挂着袁世凯的肖像,张之洞惊讶之余,更是大为不解。

袁世凯得意洋洋地向张之洞炫耀说练兵的事,表面上看很复杂,其实也很简单,只要能让士兵“绝对服从命令”就行了。而让士兵绝对服从的手段就是,袁世凯经常派人到各营演说,向士兵灌输自己是所有士兵的衣食父母、大家都是他养活之类的鬼话。

袁世凯笼络人心的手段也相当惊人。当时,他的手下有个叫阮忠枢的亲信,喜欢上了青楼的一个妓女,于是准备买回来做老婆,结果让袁世凯知道了这件事,认为没面子的袁世凯将这个下属狗血喷头地痛骂了一顿。

但过了一段时间,袁世凯却秘密派人将那个妓女赎了出来,然后收拾了一座华丽的房子,让这个妓女入住,并将这座房子送给阮忠枢。从此这个下属对袁世凯更加忠实效劳,甚至在袁世凯称帝失败,落到了国人皆日可杀的地步的时候,阮忠枢还在四处活动让袁世凯留任大总统。

从袁世凯甲午战争前回国,到他被派遣到天津小站操练新式陆军之间还发生了一件大事,可以这样说,没有这件事,可能就没有袁世凯的新式陆军,也可以说就没有他的飞黄腾达,以及后来的民国大总统,乃至所谓“中华帝国”的皇帝了。这件大事就是戊戌变法。

1898年4月23日,主张变法的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戊戌变法正式开始。但是由于变法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严重危害了顽固守旧势力的利益,因而遭到了顽固势力的强烈反对和阻挠。这些顽固势力中就包括大清朝的实际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随着变法的深入,光绪帝和慈禧太后之间的矛盾也逐渐激化,并且形势进一步恶化,山雨欲来风满楼,守旧势力开始预谋政变了。有所察觉的光绪帝颁密诏给维新派,要维新派筹商对策。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维新派的核心人物决定实行兵变,包围颐和园,迫使慈禧太后交权。但他们既没有军队也没有军权。这时候他们想到了袁世凯。

经过多年的韬光养晦,特别是天津小站的练兵,袁世凯的羽翼日益丰满。其实在变法刚刚开始的时候,善于钻营的袁世凯为了飞黄腾达,就开始和主张维新的重要人物有了密切的交往。其实,袁世凯并不是那种热衷于维新的人,这只不过是他的投机行为而已。表现出倾向于变法、积极推动变法的热忱,只不过是为了借机为自己政治前途捞上一把。

为了获得维新派的信任,袁世凯采取了一些行动。比如,1895年,主张变法的康有为等人,想给光绪帝上书,但苦于无法见到皇帝。这时候,袁世凯见机行事,主动帮忙到督办军务处,请求当时手握重权的荣禄代递。虽然被荣禄拒绝,但他已经被维新派看成了知己。而袁世凯也从投机中获得了好处,他的职务之所以能够越级提升,主要就是维新党康有为等在光绪帝面前大力举荐才得以实现的。

此刻,维新派也需要袁世凯的支持,因为袁世凯手中握有重兵,维新派是要借助袁世凯的兵力,实现戊戌变法的成功;而袁世凯则想通过维新派的荐举,让自己官运亨通,飞黄腾达。

当时,光绪皇帝的维新变法是得到慈禧的恩准的,袁世凯认为自己支持光绪帝一举两得,对自己没什么不利。他通过维新派的荐举,越级提升,而维新派内部议论的机密事,也不避着袁。袁世凯对戊戌变法假惺惺的关心,赢得了维新志士的信任,因此,在变法危急时才敢把重任托付于他。

但袁世凯作为一个在官场里混了多年的投机者,他比任何一个人都清楚,维新势力与守旧势力斗争的双方一边是皇帝,一边是太后,两方面他都得罪不起。而且,随着双方斗争的加剧,袁世凯也越来越提心吊胆,因为他的立场倾向不仅关系到自己的职务,甚至关系到他的身家性命,稍微出现一点问题,他的小命可能都难保。

这时候袁世凯觉得光绪帝和维新派的力量远远不是慈禧太后和顽固派的对手,经过权衡,他决定投靠后党走升官之路。因此,当谭嗣同只身前往袁世凯的寓所法华寺,托以出兵相救的重任,说服袁举兵杀荣禄,包围颐和园,对慈禧太后则或囚或杀时,袁世凯为了保全自己,他用假话哄走了谭嗣同,最终出卖了维新派,直接导致了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光绪帝也因此被囚。随后,守旧势力大肆搜捕维新人士,康有为、梁启超逃亡日本,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遇害。变法运动最终失败。

当时社会上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六君子,头颅送。袁项城,顶子红。卖同党,邀奇功。康与梁,在梦中。不知他,是枭雄。无疑,这是对袁世凯为了升官而出卖维新派的讽刺。不过讽刺归讽刺,袁世凯还是因告密有功,从此便以慈禧太后和荣禄为靠山,走上了飞黄腾达的捷径。

维新变法运动失败后,慈禧太后对袁世凯十分重视,次年,袁世凯就被升任为工部右侍郎兼山东巡抚,仅仅几年功夫又被从直隶按察使提到直隶总督、外务部尚书。到了1905年北洋六镇编练成军,除第一镇系由清朝贵族铁良统领的旗兵外,其余均为袁世凯小站练兵时的亲信所控制。

为了扩充势力,袁世凯在训练新式陆军的过程中,大力发展工矿企业、修筑铁路、创办巡警、整顿地方政权以及开办新式学堂等,形成了一个以他为首的庞大的北洋军事政治集团,无形中,对清朝上层的贵族集团构成了潜在的威胁。

袁世凯的威胁越来越大,慈禧也开始对这个善于投机、手握重兵的一代枭雄产生了怀疑。于是,她断然地做出了一项决定,把北洋军段祺瑞的第六镇全部调出北京,然后把陆军部尚书铁良统辖的第一镇调进来接防。当时,段祺瑞其实是袁世凯安插在北京的心腹,袁世凯的狼子野心由此可见一斑。

1906年,袁世凯被迫辞去了所有官职,并将自己统治的北洋一、三、五、六镇交陆军部管辖;次年,被调离北洋,到京任军机大臣兼外务部尚书;1909年,又被摄政王载沣罢免一切职务,回河南老家养病。袁世凯因为功高盖主,跌落到了人生的谷底,不过没有多久他又发迹了。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了,这让摇摇欲坠的清朝政府雪上加霜,无奈的清政府只好重新起用袁世凯,任命袁世凯为钦差大臣,节制湖北前线陆海军;接着,又任命其为内阁总理大臣,指挥北洋军队攻占汉口后,回京组阁。

武昌起义爆发后,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坚持要清朝皇帝退位,拥有重兵的袁世凯就成了革命党争取的对象。革命党人的想法也正中袁世凯的下怀,在担任清政府官员的数年间,袁世凯就有当皇帝的想法,可是有心无胆。因此,对于革命党投来的橄榄枝,袁世凯便以出任大总统为条件,表示效忠共和。紧接着,袁世凯审时度势,逼迫宣统退位,策划兵变,拒绝去南京就任,最终留在了北京成立了北京政府。

1913年3月20日,宋教仁在上海遇刺身亡后,久怀篡权野心的袁世凯自然非常高兴。于是,他加快了篡权的步伐。10月6日,国会在军警压力下,被迫选出袁世凯为中华民国的第一任大总统。当袁世凯上任之后,第一件事就是立即下令解散国民党,并收缴国民党议员证书,这距他上任还不到一个月时间,可谓是雷厉风行。

因为解散了国民党,导致国会因人数不足而无法开会。仅仅过了两个月,袁世凯又下令解散国会,同时废止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并于5月推出新的《中华民国约法》,改内阁制为总统制。之后再修改总统选举法,使总统可无限期连任,新任总统也由在任总统指派。

由于大权在握,袁世凯的皇帝梦已经开始蠢蠢欲动。不过,他很清楚这种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做法会遭到很多人的声讨。这时他身边的亲信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为了让其父相信舆论拥戴他称帝,袁世凯的大儿子竟然特地印刷了假的《顺天时报》。

《顺天时报》是一份由日本人办的中文报纸,读《顺天时报》早已成了袁世凯的生活习惯。因为这份报纸是日本人办的,因此并不忌讳政治敏感话题,相反,它更是对“反对帝制复辟”情有独钟。

为了避免报纸动摇袁世凯当皇帝的信心,袁世凯的儿子亲自出了几万块银元购买了印刷设备,然后按照《顺天时报》的固定格式,把反对帝制的文章改成拥护帝制的,印刷以后送进父亲官邸。拥护袁世凯称帝的人并不止他的儿子一人,袁世凯身旁的亲信为了各自的私人目的,无不怂恿袁世凯复辟称帝。

不过也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支持袁世凯复辟。此时,黎元洪选择了沉默;徐世昌、段祺瑞、冯国璋等他手下的得力大将都表示反对或持保留态度;特别是梁启超,逐渐看清袁世凯的本质,更是在后来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一文,对袁世凯意欲复辟帝制的行为予以抨击,并与云南将领蔡锷密谋反袁。

然而,这些都没有阻止袁世凯复辟称帝的决心。袁世凯一意孤行,将他的登基大典定在了1916年的元旦。袁世凯没想到的是,就在他筹划着登基的时候,如火如荼的护国起义爆发了。洪宪帝制一出台,便遭到全国上下的唾骂和声讨,在家乡被骂为汉奸,他先前的好友梁启超更是称其为“下贱无耻、蠕蠕而动的嬖人”。

1915年12月23日,云南护国军起义,虽然护国军的力量还不足以打败袁世凯,却促使贵州、广西、陕西、浙江等省先后独立。更让袁世凯失望的是,他亲手栽培的得力助手段祺瑞和冯国璋,却在他最需要他们的时候,背叛了他:段祺瑞早在袁世凯筹划着复辟的时候,就聪明地辞去总长的职务,以生病为借口离开;而冯国璋,当时任江苏将军,坐镇南京,因为他离袁世凯较远,因此不必担心,而是拥兵观望;而袁世凯的国务卿徐世昌也在劝说袁世凯不要称帝无效的情况下,辞职而去了。

在护国军的进攻和全国人民的声讨下,袁世凯被迫于1916年3月22日取消帝制,次日废除洪宪年号,这个做了仅仅83天的皇帝就这样黯然下台了。同年6月6日,在这个国人看来顺顺当当的日子里,袁世凯却一命呜呼离开了这个风云多变的人世了。当袁世凯在全国人民的叫骂和声讨中悲凉地死去的时候,他还不忘记对这个曾经被他称为“旷代逸才”的人喊上一声“杨度误我!”

从复辟帝制到取消帝制,袁世凯的皇帝梦仅仅做了83天就烟消云散了。皇帝的龙袍虽然雍容华贵,结果却便成为了袁世凯催命送终的寿衣!袁世凯身居高位,手握重兵,却一意孤行,让自己的权欲恶性膨胀,走上一条逐渐背弃宪政共和原则,逆天而行复辟帝制之路。他的这种违背历史,逆天而行的行为,只不过是一段出场华丽、结局悲凉的黄粱美梦而已。最终必然导致自己身败名裂的可耻下场。

转载申明:360常识网,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