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传奇女人们:寇白门遭受了丈夫怎样的对待?
被丑化的马皇后
当代评书《燕王扫北》中,她是坏事做绝的恶毒太后:逼死了温柔贤惠的嫔妃们,外带提拔了大把亲戚祸害朝政,顺便下毒送丈夫皇帝最后一程。
然而在真正的历史上,她是丈夫贫贱时代的发妻,曾经为了给被囚禁的丈夫送饭,把身体都烫伤了。后来母仪天下,丈夫身边得宠的妃子们,听说谁怀了龙种,她便下令悉心照料,有谁得罪了丈夫,她更想方设法从中调解。每个皇子的衣食住行甚至学业,她都会亲自过问关心。
她究竟有没有生育子女,后世说法极多,但在所有的后宫皇子的记忆中,她是大家真正的母亲。每当想起童年时战乱里故去的双亲,直到晚年她还会忍不住流泪,但即使这样,她从未要求册封过一位家族亲眷。她对丈夫说:自古以来,外戚专权就是祸害,从我开始,要为大明杜绝了她。
她做了十五年皇后,只有一次干预过朝政:建议丈夫在全国设立储备仓,用以在饥荒的时候赈济百姓。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还不忘记嘱托丈夫:生死都是命运,千万不要因为我的病责罚医生们。她的离世,是丈夫人生中的沉痛一击,素来性格坚忍的丈夫,竟当着臣子的面垂泣。
她是大明王朝的孝慈高皇后马氏,《明史》中称赞“慈德昭彰”的一代贤后,她过世的消息传开后,即使后宫里的普通宫女,国子监的寻常学子,甚至民间的普通百姓们,好些也纷纷垂泪。
据说皇上追过你
戎马半生的铁血帝王朱棣,野史中也有一段津津乐道的爱情:在发妻徐皇后过世后,竟然爱屋及乌,追求起了自家小姨子:徐皇后之妹,中山王徐达的小女儿徐妙锦。
在此类说法中,徐小姐不但天生丽质,更兼文武双全,精通骑马射猎,还写得一手好诗词。上马就做女汉子,提笔便是女才子,如此女神级的人物,自然令永乐大帝倾慕不已。谁知徐小姐本人却刚烈,不但对皇家恩宠嗤之以鼻,还专门写了封信回绝。这封书信,叫《答永乐大帝书》。
在这封四百一四九个字的信中,徐妙锦告诉皇上,自己性情淡泊,只愿意像山中的小草一样,远离人世的纷扰,在青灯古佛前了却一生。这封情意恳切的书信,也终于打动了朱棣,放了徐小姐自由。
但参考正史记录,徐达的三个女儿,除了徐皇后外,另两位都嫁给了藩王。而且从出生日期推断,假若真有这样一位徐小姐,那么等朱棣求婚的时候,她最年轻也该有二十二岁了。二十二岁还没嫁人的老姑娘,放在明代十分少见。这段爱情是否真的存在,至今还有争议。
话题女王刘莫邪
明初礼教森严,妇女规矩尤其多:穿衣要朴素,日常行动要谨慎,基本不出门,关在家里学女红,把男人伺候好就是模范。
但就是这样的年月里,偏出了南京才女刘莫邪这个另类:此女子虽说自幼命苦,父母双亡,由舅舅抚养长大。偏偏天资聪颖,经史子集过目不忘不说,更写得一手好诗词。
明朝建国后,刘莫邪成了大明上流社会的高光人物,不但与朱元璋的爱女大长公主成了闺蜜,更频繁出入各色王侯将相圈子里的酒会宴席,身边经常追求者云集。万众瞩目之下,刘才女不但艳压群芳,诗词更常技惊四座,流传下来的多首名篇,至今脍炙人口。而且不同场合中,她还是个经常变身的千面女郎,有时打扮得珠光宝气,高贵无比,有时却只穿上粗布衣服示人,却尽显朴实之美。
而关于她的种种猜测,也常在大明权贵圈里流传:有人说她一直单身,也有人说她曾嫁过富商,并继承了大笔遗产。更有邪乎的说法是,她曾拜得名师,学得绝技,不但医术精湛,药到病除,而且还懂通灵邪术,擅长慑人魂魄。但大家都知道的,便是她强大的活动能量,与许多权力人物交好,甚至高官们办不成的事,她都能随手办成。
这位大明权力场上的话题女王,在明成祖朱棣登基后活动过了头,一直为推翻朱棣而奔走,被朱棣投入监牢。已双鬓斑白的刘才女,早已无欲无求,干脆在牢房里写诗讽刺来视察的大理寺卿薛岩,气的薛岩当场将她杀掉。有关她身世背景的种种猜测,也就因此永远成迷。
大明学霸马蓬瀛
明初妇女规矩多,虽说有刘莫邪这样的另类,但大多数妇女,照着《女诫》的要求,只能老老实实在家相夫教子。但偏有一位山东昌黎村妇,却得到了明太祖朱元璋的隆重邀请:专门派官员到昌黎传达表彰赏赐,并下令当地政府每年额外补贴她家六十石米(人民币两万多块),只求她能出山做官。
这位村妇,便是元末明初杰出的科学家:马蓬瀛。既无权贵背景更一生清贫的马蓬瀛,出身于算学世家,年轻时便是当地精通天文数学的奇女。她的丈夫贡生刘公直,早年在昌黎游学时与她相识相爱,从此夫唱妇随,留在昌黎与妻子一道研究学问。
大明建国后的几十年里,她不仅学问精进,更热衷公益活动,曾帮乡民改进过农具器械,还曾设计新型水车,帮助政府抗旱救灾,大名也终于传到了朱元璋那里。就职南京后,马蓬瀛成为了大明王朝的天文台台长,任上不仅改装了各类天文设备,更整理恢复了元末流失的阿拉伯等国的数学天文资料。
朱棣执政时期,她又两度退休返聘,回南京重操旧业。儿子刘政也因为她的卓越贡献,被明朝政府特许为昌黎县儒学终身训导。有明一代,她是第一位获得品级俸禄的女官员。
(被收录在《女四书》中的《女诫》)
世缘情爱总成空
她是翰林院庶吉士董铺家的女儿,二十一岁那年,经家庭安排,嫁给了钱塘于家的公子。这位公子相貌英俊,学业优良,而且乡里传言说,七岁的时候,有和尚看了这家伙一眼,便惊叹他是将来匡扶社稷的大人物。嫁给了这位未来的“大人物”后,她享受到了夫妻相敬如宾的欢乐,丈夫待她极好,除了情感和睦外,还常相互诗词唱和,并先后生育了一双儿女,婚姻出名的浪漫美满。
而后丈夫金榜提名,却一口气做了十九年巡抚,常年奔波在外,外加为官清廉,实在负担不起举家迁移赴任的花费,只得聚少离多。一家老小的照料,全压在她的身上。她始终如一的勤俭持家,相夫教子,也深得丈夫敬重。多年两地相隔,夫妻鸿雁传书,丈夫信中“嵗寒松栢心,彼此永相保。”写尽思念与愧疚。
夫妻俩唯一一次争吵,还是因为女儿自作主张,爱上了一个贫寒的小子。身为母亲的她坚决反对,不惜和丈夫红脸,丈夫却只说了一句话:他不会负了咱们女儿,就像我永远不会负你。只这一句话,她便转忧为喜,再不反对。多年的辛劳中,她身染重病,却始终给丈夫瞒着,等到丈夫知晓,从千里之外的福建任地赶回时,她已溘然长逝。
这最后的错过,便成了丈夫心中最深的痛,之后的数十年里,丈夫再没续娶,一直孑然一身,每当想起她时,丈夫便疯狂的写诗,留下的《悼内》诗十一首,是明代诗词中感人肺腑的名篇。后半生情感孤独的丈夫,如七岁那年的和尚所言,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挽救危局,成为举国敬仰的大人物。然而敬仰丈夫的人却大多不知道,与她的二十七年婚姻,是痛悔终生的丈夫——忠肃公于谦,生命中最深情的片段。
戎马沙场的辉煌人生中,刚正不阿的官场生涯里,却还有“世缘情爱总成空,二十余年空一梦”的伤怀,铁汉如于谦,也有柔情断肠处。
大明悍妇有骨气
明朝历代皇后中,景泰帝朱祁钰的皇后汪氏,应该是最泼辣的一位。北京保卫战胜利后,大家忙着庆功,她却带人到郊外,收敛阵亡将士将士们的骸骨。
“太上皇”明英宗被俘,妻子钱皇后无人搭理,生活困难,也是她时常仗义帮助,还经常去探望钱皇后,陪她聊天解闷。后来朱祁钰想废掉太子(明英宗的儿子朱见深),大家不敢说话,还是她站出来反对,不惜和朱祁钰大吵,结果太子还没被废,她先被废了皇后位。
几年后明英宗朱祁镇复辟,开始秋后算账,竟逼她交出一条皇宫里的玉带。她知道后二话不说,当着传旨太监的面,把玉带甩手扔到井里。然后气场十足的大吼一句“没有!”知道这事的明英宗气的不行,本想让她去给景泰皇帝殉葬,结果太子朱见深知道后,在明英宗面前苦苦哀求,终于把她保了下来。
她一直活到正德元年,期间的半个世纪里,虽不再有皇后的名分,却是之后几任明朝皇帝们极为尊敬的人,逢年过节必然至成王府(明英宗复辟后她被安置在成王府)探望问候。汪氏八十而寿终,被正德皇帝追认为“贞惠安和景皇后”,《明史》对她的评价最形象:刚毅偏执,心怀仁德。
真实秋香情义重
明朝弘治年间最知名的风流才子,当属大画家唐伯虎了,然而在真实的唐伯虎故事中,并没有那位三笑姻缘的秋香,令他动情最深的女子,却是一个叫程九娘的妓女。当时唐伯虎卷入科场案,最终功名被夺,连妻子也和他离婚,人生最低谷时,这位叫程九娘的官妓来到他身边,与他结为夫妻,照料他的生活。
之后的多年里,俩人相依为命,举案齐眉,唐伯虎穷困潦倒时,全靠九娘缝缝补补,支撑家中开支。可是好景不长,明朝正德初年,程九娘身染重病,不幸香消玉损,临终前对唐伯虎遗言“承你不弃,做你妻子,本想尽心力理好家务,让你专心诗画,成为大家,但我无福,无寿,无禄,望你日后善加珍重。”
在唐伯虎的一生中,这是他最后一次放声的嚎啕痛哭。九娘故去后的唐伯虎,再未娶妻,后半生流连青楼,放浪一生。
明朝青楼也选秀
明朝中晚期,也是青楼文化大兴的时期,明朝士大夫通常喜欢流连青楼,按照文雅点的说法,就是狎妓为乐,在明朝晚期不但不算荒淫,相反算是风雅。
关于这条,其实明朝政府也曾明令禁止过,明朝每一任皇帝在任时,都曾反复重申朱元璋时期的禁令,严禁官员出入青楼场所。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风声紧的时候,官员们往往不去妓院,反而把妓女请到家里来“小唱”,等着风声松了,再大摇大摆的去。
晚明的妓院,算是中国历史上最风雅的妓院,不但讲究诗词歌赋,更有士大夫按照科举考试的规矩,给妓院里的知名妓女们搞排名评比,甚至到后来,评比都有了一套流程:先是主持评比的士大夫们,向各路客人们发请柬,凡是光顾的客人都是评委,每个人都有权对参选妓女发表评论,并且以不同种类的花相赠妓女,来区别她们不同的名次。甚至有时候,士大夫们还习惯用“状元”“榜眼”“探花”来指代妓女们的名次,所谓的“秦淮八艳”“金陵十三钗”,基本都是这么评选出来的。
明朝妇女闹解放
晚明的另一个社会风尚,就是从明朝中期开始,越演越烈的“妇女解放运动”。早期的明王朝,在女子的规矩上极其严格,正经人家的闺女,基本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而且大多不识字,擅长的技能,除了女红就是做饭打扫卫生。
可到了明朝中晚期,却完全不是这么回事,万历年间的程朱理学老夫子吕坤,就曾发出过这样痛心疾首的感叹:这年头的女人,真是越来越不知羞耻了。就算是大家闺秀,也有好多人喜欢穿衣打扮,在外抛头露面,而且还和男人一样学文章歌赋,有的整天结交朋友,毫无矜持,有的还学一些淫词艳歌,大庭广众之下到处唱。这是什么世道啊!
刻薄是因为爱你
黄娥,明朝才女,自幼博闻强记,身为延绥巡抚黄柯家的闺女,一直求亲者众多,却只因十二岁那年,才子杨慎登门拜年,躲在屏风后悄悄看了一眼,便义无反顾爱上了已有妻室的杨才子。
从此再有媒婆登门,她便严肃宣告:要嫁只能嫁杨慎。消息传到杨才子耳朵里,杨才子哭笑不得,却也只以为是小女生家胡闹。谁知七年以后,杨慎不幸丧妻,悲痛万分。黄娥及时送上一首深情款款的小诗,刹那俘虏了杨慎的心,然后热恋闪婚,喜结连理。
谁知天有不测风云,成婚没多久,杨慎介入了明朝的“大礼”之争,被嘉靖皇帝一怒发配到云南。之后三十年里,杨慎在云南服刑,黄娥一度陪丈夫流放,甚至有次杨慎重病,正是黄娥悉心照顾,硬把丈夫给救回来。
而后家乡公爹过世,黄娥又只好回到丈夫家乡,照料老老小小,从此过起了两地分居的生活。三十年的婚姻生活,大多数时间只得靠书信诗词往来传情,直到杨慎七十岁那年,总算服刑期满,本以为云开月明,可以和妻子相守余生。不想嘉靖皇帝冷酷到底,杨慎前脚刚进家门,后脚官差就进门,又把杨慎抓去刑讯,再也经不起折腾的杨慎,惊病交加下离世。
在丈夫的丧礼上,经受丧夫之痛的黄娥,竟做出了一个极其刻薄的举动:不许给丈夫的尸体换衣服,就让丈夫穿着一身囚服下葬。这个近乎侮辱性的决定,引起了杨家老小的一片愤怒,连儿女们也不理解。
但面对亲人的指责,黄娥自始至终都沉默,只是一再坚持。直到杨慎的棺木即将入葬,大家才懂黄娥的苦心:嘉靖派来的官员及时赶到,坚持要开棺验看,直到看到杨慎穿着囚服下葬才作罢。小心眼的嘉靖,也就因此彻底放过了杨家老小,一场家族大祸,在黄娥的“刻薄”下平安躲过。
(黄娥馆)
惹不起的毒奶妈
魏忠贤能够最终把持朝政,除了自身的阴险狡诈,以及东林党不断犯下的愚蠢错误外,还亏了一个女人的帮助——他的情人,天启皇帝的乳母客氏。
这位客氏,其实才是天启皇帝一生最为依赖信任的人,就像天启皇帝自己一份诏书里所说:从自己开始记事的时候,客氏就陪在他的身边,因此自己一天也不能没有她。甚至天启皇帝每天晚上宠幸哪个妃子,也全由客氏来安排。
有关这位客氏的劣迹,除了骄奢淫逸,利用自己与天启皇帝的感情,帮助魏忠贤夺权外,最主要的,就是迫害天启的宠妃,尤其是那些怀了孕的,以及和自己不对付的。
天启皇帝的嫔妃中,裕妃被客氏关押,最后活活饿死,胡妃和成妃被客氏关押后渴死。李妃在被关押前,事先吃了点食物,最后侥幸不死,但也被废为宫女。坏事做尽的她,最后在魏忠贤倒台后,被发配到后宫浣衣局,遭满腔怒火的宫人乱棍齐发,打成了一堆肉酱。
老夫少妻惹人骂
晚明最出名的爱情,就是东林党名流钱谦益,与秦淮名妓柳如是的不伦之恋了,俩人的结婚,在当时遭到了几乎所有道学先生的口诛笔伐。
崇祯十三年(1641年),二十三岁的柳如是身穿男装,去常熟拜会了钱谦益,两人坠入爱河。次年,二人喜结良缘。婚礼上,花船沿河而走,两岸骂声一片。新婚燕尔,二人言语相戏,钱谦益赞叹柳如是说:我爱卿发黑而肤白也。柳如是笑答:我爱夫发如妾之肤,肤如妾之发也。
(柳如是剧照)
真爱有谁可托付
明朝灭亡之前,赫赫有名的江南“秦淮八艳”中,几乎每个人都有一段与豪门有关的罗曼史,最让当时女子羡慕的,不是与钱谦益喜结连理的柳如是,而是和柳如是齐名的另一位江南名妓寇白门。
寇白门在崇祯十二年(1642年)嫁人,她的老公,是靖难功臣朱能后人——保国公朱国弼。她的婚礼,也是诸位佳人中最拉风的:是年秋夜的婚礼上,朱国弼调派五千士兵,沿秦淮河肃立到朱家府宅,场面极为气派,几乎全南京人都来围观。
然而好景不长,深爱寇白门典雅单纯的朱国弼,很快就三分钟热度,开始频繁出入青楼妓院,把新婚的寇白门扔在家里。直到清军南下时,毫无气节的朱国弼卖身投靠,却连叛徒都没做成,反而被清军扣押,张口要一万两白银的赎身费。
这时候的朱国弼,家产早被挥霍劫掠殆尽,哪里有钱买自由?无奈之下,他想到了最下作的办法——卖老婆。即把寇白门卖了还债。得知消息的寇白门二话不说,自己找小姐妹帮忙,为朱国弼凑齐了这笔钱,然后毫不犹豫的离开了他。
恢复自由的朱国弼,还曾想和寇白门重续前缘,结果寇白门正色说:“我是你花钱从妓院里赎出来的,现在我又把你赎出来,咱俩两清了。”重回单身生活的寇白门,一度自号女侠,在家中修筑亭园,与诸多少年名士往来交游,每次纵酒欢歌到极乐后,却总是放声痛哭。
她也曾嫁给扬州一位孝廉,也因感情不合再次分别。人生暮年的时候,更因愤怒她的相好韩生,背着她与自己的侍女调情,最后气病交加,溘然长逝。敢爱敢恨的快意外表下,是一个女人真爱无处托付的苦痛。
(国画秦淮八艳:顾横波、董小宛、卞玉京、李香君、寇白门、马湘兰、柳如是、陈圆圆)
明朝最后的殉难
南明永历皇帝朱由榔与他的妻子王皇后,是那个动荡时代下的一对患难夫妻。朱由榔一生几起几落,颠沛流离。虽然他有许多妃妾,但真正伴他甘苦始终的,还是他的正宫王皇后。
许多史料都记录了一则两人这般相依为命的事情:孙可望把持永历大权时,一度想逼朱由榔废黜王皇后,得知此事的夫妻二人,在房间里四目相对,泪眼婆娑。然而在短暂的悲苦之后,朱由榔立刻告诉孙可望,我和皇后相依始终,如果你要废他,就连我也废了吧。以一身荣辱力争,总算保住皇后性命。
后来吴三桂平定永历王朝,朱由榔夫妇双双被逮,在被押解之前,朱由榔的嫔妃们纷纷自尽,殉难者高达一百多人。唯独王皇后无动于衷,有人问王皇后为什么不自尽,王皇后答,我还有婆婆(朱由榔的母亲)和孩子(太子),怎么能扔下他们呢?但是,就在朱由榔一行人被押解回国的路上,王皇后与朱由榔的母亲高太后相约,在囚车里互相扼对方喉咙,用这种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不久之后,朱由榔及其眷属们25人,也在昆明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