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风云人物 > 正文

袁世凯的遗嘱:自己的死为日本去除了一个大敌

2016-12-01 10:45:12  来源:360常识网   热度:
导语:段祺瑞原本向袁世凯请了两个月的病假,期满后又续了两个月,日子久了,也就跟被革了职一样。直到1915年8月29日,他才被正式解除陆军总长一

段祺瑞原本向袁世凯请了两个月的病假,期满后又续了两个月,日子久了,也就跟被革了职一样。直到1915年8月29日,他才被正式解除陆军总长一职,由王士珍接任。

9月间,在帝制派的策动下,各地出现了劝进热潮,就连很多反对帝制的人,或者为保身家性命,或者不舍名利地位,都违心地加入了这股热潮。

在袁氏幕府中,梁士诒是一个颇有见识也相对比较清醒的人,据说段祺瑞曾与之相约,说:“我一文一武,万不可赞成帝制,误袁氏。”现在一看若再不跟风操作就可能出局,梁士诒也赶紧跟上,亲自出面拼凑了一个帝制请愿团。

就连段祺瑞本人都无法免俗。虽然他已脱离陆军部,但身上还有袁世凯所赏的“管理将军府事务”,在幕僚们的劝说下,他只好以此名义列名劝进。不过此后就一直保持沉默,不再多言。

因为段祺瑞表现出的消极态度,以袁克定为首的极端帝制派对段祺瑞进行了威胁。段祺瑞曾收到一封匿名信,上面扬言段祺瑞若不识时务,将对他采取不利行动。段祺瑞当即昂然表示:“武人不怕死!”

段祺瑞铁了心不愿为袁世凯的帝制站台,他对谋士曾毓隽说:“你再见项城(袁世凯),不必多费口舌,只听其发付就是。我生死且不计,何计较得失!”

曾毓隽将段祺瑞的话回复袁世凯,但袁世凯仍想让段祺瑞出山相助。这让曾毓隽感到非常为难,不得不求助于“小诸葛”徐树铮。

按照徐树铮之计,曾毓隽第二天去见袁世凯,说段祺瑞病情稍好后就会亲自前来拜见。如徐树铮所预料的那样,袁世凯听后很高兴,袁这边就算暂时先搪塞过去了。

段祺瑞已抱定决心,在袁世凯取消帝制之前,不管对他怎么威胁利诱,也不管授予多大官职,都不会替袁世凯出力,要他主动去拜见袁世凯更是不可能。对此,徐树铮也想好了办法,那就是在梁士诒等人面前散布谣言,说只要段祺瑞愿见袁世凯,袁世凯便会答应段祺瑞的一切要求,包括人事调整。

由于复辟帝制操作不力,梁士诒等人已有砸饭碗之忧,谣言一出,更怕段祺瑞出山后换了他们,所以忙不迭地向袁世凯进言,希望别召见段祺瑞。

袁世凯听进去了,很多天都没有再提召见段祺瑞之事,直到云南战事吃紧,他又想请段祺瑞出面维持,但仍被左右所阻。

1916年2月,袁世凯的北洋军在西南战场上屡战屡败,那些尚未独立的省份又消极抵制,不肯调兵相援。段祺瑞不但没有主动前来拜见袁世凯,而且公开提出,南北双方应当立即停战,维持共和,甚至另组新政府。在袁世凯看来,这一主张分明隐含着排斥袁世凯,逼其下台的意味,气得他大骂段祺瑞落井下石。

段祺瑞只是要缓解危局,真正落井下石的是没能在“二十一条”中得偿所愿的日本人。3月中旬,驻日公使向国内传来消息,说日本首相正在与大臣、元老们举行御前会议,计划以保护东亚为由,乘机出兵中国。听到这个消息后,袁世凯当晚就病倒了。

袁世凯的身体本来很好,载沣说他“现患足疾”,不过是要让他滚蛋的借口。二次出山后,袁世凯的健康和精神状况不是好,而是好得很,办公会客从无倦容,但自此之后,他开始忧危成疾,神情恍惚。直到临终之前,他还特地在案上留下遗书一封,上书:“为日本去一大敌!”

转载申明:360常识网,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