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风云人物 > 正文

张学良一次不为人知的兵谏:曾试图兵谏张作霖

2016-12-01 09:04:59  来源:360常识网   热度:
导语: 大家都知道张学良在1936年发动西安事变,兵谏蒋介石。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张学良在西安事变前九年就曾酝酿过一次兵谏。 1927年春,盘踞在长

大家都知道张学良在1936年发动西安事变,兵谏蒋介石。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张学良在西安事变前九年就曾酝酿过一次兵谏。

1927年春,盘踞在长江流域的孙传芳、吴佩孚等大军阀被南方的北伐军打得向北逃窜,投靠东北王张作霖。张作霖决定派长子张学良统率奉军三、四方面军精锐进入河南,对抗北伐军。

然而奉军也非北伐军的对手。一向主张“息内争、御外侮”的张学良决心谋求南北妥协,结束内战。一天,张学良对心腹葛光庭说:“这仗不能再打了,我打算撤军。老帅(即张作霖)可能不会同意。你先拿我的亲笔信交给蒋介石总司令,就说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我愿意服从国民政府的领导。但是请他们也不要逼得太紧,给我一点时间,容我慢慢劝说老帅。”葛光庭很快秘密南下,与北伐军的将领进行和平谈判。

但葛光庭方面迟迟没有回音,张学良一次又一次劝说张作霖罢兵休战,也无结果。一天,张学良以召开军事会议为名,密令奉军炮兵司令邹作华等心腹将领到河南新乡开会。人员一到齐,张学良就开门见山地说:“你们都领教了北伐军的厉害,再打下去对我们也没好处。你们也知道我是反对打内战的。老帅想武力统一中国,做大总统,我看是白日做梦。这都是杨宇霆这个狗头军师出的馊主意。”

邹作华等人心里早有厌战情绪,当即表示:“请军团长明示。”

张学良感叹地说:“最近我想来想去,还是觉得老郭(即郭松龄,张学良的老师,原奉军精锐三、四方面军的副军长。1925年底,为反对张作霖扩大内战,郭松龄在河北发动起义,企图推翻张作霖的统治,但不幸兵败身亡。)的主张对。现在要想停止内战只有以武力逼老帅停战。”随后,张学良决定发动兵谏。根据曾参与此事的高仁绂回忆,当时主要部署如下:

公推镇威上将军张作霖为北方革命军总司令,率领奉、吉、黑、热、察、直、鲁、豫八省军队起义;公推阎锡山为北方革命军副总司令,率领晋绥军起义。孙传芳负责消灭张宗昌在山东的军队,张学良负责消灭张宗昌在河北的军队。高仁绂则指挥在北京附近的15个奉军步兵和炮兵团,消灭张宗昌在京津地区的军队。如果张作霖仍然不采纳张学良的建议,高仁绂即率奉军包围张作霖居住的顺承王府,切断王府同外界的一切通信联络和交通,但不能向王府开炮。行动具体时间等候张学良的命令。

会后,张学良专门派邹作华去向高仁绂传达指示。高一听说还要造反,当场表示拒绝。他说 “郭茂宸(即郭松龄)领导的滦州起义,是军团长与郭茂宸联衔下的命令,我才誓死追随,不意到了锦州起了变化,造成相反的后果。那一次算我上了当,这一次再不上当了,我决不接受这个任务。”

在邹作华的耐心劝说下,高仁绂仍然犹豫不决,邹作华顿时脸色大变……最后,高仁绂见实在推托不过,只好向邹保证,愿对北京兵谏负绝对的责任。

这时北京地区的奉军、宪兵和警察的负责人也先后收到张学良的命令:绝对听从高仁绂指挥。高仁绂也开始进行起义前的部署工作:接收西直门的警戒工作;又借口在北京城郊区进行局部军事演习,逐渐形成对北京城的包围。

这年10月,正当高仁绂因迟迟得不到张学良的指示而寝食难安的时候,他突然接到命令:“计划变更,停止演习。”高仁绂如释重负,马上通知部属停止演习。张学良响应北伐军而策划起义的兵谏就这样流产了。

根据高仁绂后来的回忆,这次兵谏失败的主要原因除了张学良的犹豫外,更主要的原因是原本同意新乡计划的孙传芳背信弃义,向张作霖告了密。张作霖勃然大怒,把张学良叫去痛骂一顿,但对参与谋划的人并没有追究。

转载申明:360常识网,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