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最惨将领是谁 三国形象名誉皆毁的三员大将
除了形象被毁的王朗、蒋干和鲁肃,《三国演义》还成功地塑造几位大将的颠覆性形象,他们是淳于琼、周瑜和魏延。这几个人物形象同样深入人心,也同样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比如说背叛反叛不说这个人是吕布或者孟获,而被说成是“脑后有反骨”的魏延!而这三个人,不仅仅是形象的被毁,而是形象名誉都被毁坏。且看三国形象名誉皆被毁的三位大将:淳于琼、周瑜、魏延。
淳于琼
曹操偷袭乌巢非常有名,无论是《三国志》还是《三国演义》对此都有记述。不过,对于淳于琼这个人物,描述却是大相迳庭。在《三国演义》中,袁绍军有一批粮食在运输中被劫,害怕粮仓有失,就派大将淳于琼前去守卫乌巢。这淳于琼是个酒鬼,全不把如此重任放在心里,整天价只顾饮酒。袁绍有个谋士叫做许攸,投降后给曹操献上一条计策,让曹操偷袭乌巢粮仓。说乌巢粮仓的守备将领是淳于琼,这个人嗜酒成性,必然没有防备。曹操听从了他的建议,亲自率兵赶到乌巢,淳于琼果然饮酒过度,醉卧帐中未醒,结果是乌巢粮仓被烧。淳于琼和他的守卫兵士被捉住割掉了鼻子,放回袁绍营中被袁绍杀死。从此,这淳于琼就成了饭桶酒鬼将军。
实际上,淳于琼所失一是在于对手的强大,二是意想不到遭到了袭击。曹操能够剪灭群雄统一北方,并不是一般的诸侯可以相比,而淳于琼丢失了乌巢,正是曹操亲率军队所为。还有,袁绍的谋士沮授建议派出一支部队在外围巡逻,以便保护乌巢粮仓,但袁绍没有采纳。很可能袁绍认为曹操不会再来直接攻击乌巢,因为在此之前,曹操已经袭击过袁绍的运粮部队,同样的事情不会重复去做,或许这就是袁绍的想法吧。就战术层面上来说,淳于琼是一万对曹操的五千军,也同样没有胜算。淳于琼的这支队伍是去迎接运粮部队,不一定全部留在乌巢;袁绍拨给淳于琼的也不会是精锐部队。
最关键的是,无论是袁绍还是淳于琼,都没有想到曹操会突然出现。而这时候的淳于琼,既要列阵迎敌,还要留下一部分人守卫粮仓,否则,如果粮食被烧,即便是打败了这支曹军,淳于琼也是死罪。所以,淳于琼开始的时候是在营寨外列阵的,当曹操攻击很急的时候,淳于琼抵挡不住,这才退守到营寨以内。如此看来,仓促应战的淳于琼,并不一定能在人员数量上占有优势。
要说淳于琼也是一个有点儿资格的人物了,还在汉灵帝时期,朝廷设立了西园八校尉,淳于琼和曹操、袁绍都是其中之一。后来袁绍想将军队分为三军,让淳于琼掌管其中一军,虽然没有实行,也可看出淳于琼在袁绍军中的地位。很可惜,淳于琼成为了袁绍的属下,在此人手下,有能无能又有多少区别?比如说那个张郃,后来成为曹操的“五子良将”之一,可在袁绍手下,他又表现出多少才能?
不管怎么说,淳于琼丢掉了乌巢粮仓导致袁绍战争被动不假,但要说他是一个酒鬼将军,还是有点儿被毁的狠了些。
周瑜
周瑜是赤壁大战时孙权任命的大都督,也就是孙、刘联合抗曹的联军总指挥。不过在演义中,这个人却成了心胸狭窄,气量狭小的人。当他说服了孙权抗击曹操,被任命为大都督之后,除了要拿出主意对付曹操之外,似乎是用了更多的心思对付诸葛亮。当他的每一个计策都能被诸葛亮看破,而火烧战船的计划受困于风力风向之时,诸葛亮给他借来了东风,帮他取得了胜利。获胜的周瑜却没有丝毫的喜悦,因为在他看来,虽然曹操失败走了,而东吴另一个更为强大的敌人刘备又来了。更严重的是,他感觉自己的才能是比不上诸葛亮的,因而由嫉妒产生了恐惧,而这种恐惧在折磨着他无法消除时,他唯一的摆脱就是必须除掉诸葛亮这个人,为了自己,也为了东吴。可是和赤壁大战时的情况一样,他的智慧总是比诸葛亮矮半截,以至于“赔了夫人又折兵”,在诸葛亮三气之下,终于怒气填胸,坠马而死。临死之前,周瑜还不忘把嫉妒进行到底,发出了“既生瑜何生亮”的感叹!现在有一个新词叫做“羡慕嫉妒恨”,要是给这句话找一个典型人物作为代表,恐怕非周瑜莫属。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周瑜就是一个没有气量,因嫉妒而气死的人。只可惜,这是一个生生被毁的形象。
历史上的周瑜是个心胸宽阔,识大体、能得人心之人(性度恢廓)。程普以自己年纪比周瑜大,数次羞辱周瑜,因为周瑜这个人有容量,始终不和他计较。后来程普非常佩服周瑜,自觉亲近敬重周瑜,还对人说:“和周瑜交往,好像喝醇厚的酒,不知不觉就会醉了。”还有,孙策能够定据江东,可以说是有周瑜很大一部分功劳。孙策死后,周瑜和张昭一武一文共同辅佐孙权,这时候,东吴的武将,也只有周瑜能够统领,毕竟,孙权是刚刚掌权。
赤壁大战以前,曹操征伐荆州,刘表死了,继承他的儿子刘琮投降了。曹操大举南下,刘备很快被击溃,下一个目标就是江东的孙权。这时候,东吴投降的论调占据了主流,孙权虽然在鲁肃的劝说下不想投降,但能不能和曹操打一仗?大多数属下没有信心,自己也没有取胜的把握。是周瑜为孙权分析了不能投降的政治理由和可以战胜曹操的四个条件,这才坚定了孙权抗曹的决心,也才有了此后的赤壁大战。
在赤壁大战中,周瑜作为东吴的大都督,是这次大战的前线总指挥,可以说,整个战役都是按照周瑜的计策、部署和指令进行的,换句话说,赤壁之战的胜利,是周瑜的胜利。所以,苏轼《水调歌头·赤壁怀古》词中说的是:“三国周郎赤壁”,而不是其他人的“赤壁”。至于诸葛亮的作用,是他提出来让刘备“求救于孙将军”,并赶往江东,促成了孙、刘联合抗拒曹操。其他方面,诸葛亮实际并没有多少作为,因为这时候诸葛亮并没有具体职务,而刘备的军队也只是起到了一个牵制作用。《三国志》虽然说到了孙权遣周瑜等人“佐先主据曹公”,但刘备手下的大将关羽、张飞等人并没有实战记录,而周瑜以及东吴的程普、黄盖、韩当、周泰、甘宁等将军,都有参战记录。
打败曹操后,周瑜提出来扣留刘备在东吴,不让他和关羽、张飞结为一体。孙权认为,东吴最大的威胁仍然是曹操,这时候应该广揽英雄,又害怕刘备难以制服,没有同意。这儿提到了关羽和张飞,没有提到诸葛亮,为什么?这时候的诸葛亮没有实际领军,所以,周瑜和诸葛亮的“斗智斗法”,只能是在毁周瑜。
周瑜又提出,要和刘备一起西入蜀地,打下益州和汉中后,让刘备守西川,联合马超相互声援。然后回来和孙权一道据守襄阳,军事上逼迫曹操,这样就有夺取中原的可能。孙权同意了,周瑜回到江陵,可惜在路途中病逝。在这儿,周瑜为孙权谋划了一盘大棋,可惜英年早逝,其他人既没有这个见识,也没有这个能力予以实施。所以说,是天妒周瑜之才,而不是周瑜妒诸葛亮之能。
如果说搞一个被毁人物排名的话,周瑜恐怕是绝对排位第一。到了唐代,礼仪史颜真卿向德宗建议,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为他们设庙享受祭奠,其中就有周瑜,同时代的只有关羽、张飞、张辽、吕蒙、陆逊、邓艾、陆抗。这是不是也能从中看出周瑜形象的被毁?!
魏延
在民间,魏延是一个随时可能叛变的人物,为什么?因为魏延“脑后有反骨”,天性决定了他不会尽忠到底,早晚必定反叛。在《三国演义》中,魏延被塑造成了一个反复背叛的典型。在荆州,刘备被曹操所迫,准备进入襄阳城,却被蔡瑁等人拒绝。魏延打开城门,刘备却怕惊扰百姓,拒绝入城。魏延和文聘大战,兵士折尽,却没有寻找刘备,而是去投奔了长沙太守韩玄。这是暗示了魏延的叛变性格,你想,赵云也是失散了,人家为什么没有投别处去?
后来,关羽战长沙,韩玄因为黄忠与关羽作战不力,要斩了黄忠,魏延出于义愤,也因为不受重用,斩了韩玄,投降了刘备。在这儿,魏延是投降刘备,而不是“里应外合”配合刘备。所以,在投降后,诸葛亮反而要斩了魏延,说的就是魏延“脑后有反骨”。刘备求情,诸葛亮饶了魏延,从此,魏延也对诸葛亮畏惧服从。诸葛亮死后,魏延认为蜀国已经没有人比得上自己,这领兵大将必定是自己,却不想诸葛亮临终将兵权交给了杨仪,魏延因而再一次造反。不成想,这一切早在诸葛亮的预料之中,魏延被事前安排在身边的马岱斩首。
正史中的魏延在荆州时没有什么表现,直到跟随刘备入蜀立有战功,这才被任命为牙门将军。刘备为汉中王,要离开汉中,需要选拔一个人镇守,就任命魏延为汉中太守。魏延驻守汉中,这儿没有大的战事,蜀汉国却有了一个安定的北部边境。刘后主建兴八年,诸葛亮令魏延独自领兵西入羌中,打败了魏国的费瑶、郭淮等人,魏延升迁为征西大将军,这是在诸葛亮之下的最高军衔了。
然而,诸葛亮死后,遗命让杨仪率领大军退回到蜀国,让魏延断后;还说如果魏延不按照这个命令办事,就不管他,大军自行撤退就可以了。魏延本来和杨仪有矛盾,已经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看到自己想留下来继续和魏国作战的想法得不到支持,就先杨仪一步向国内撤退。魏延最大的问题是他不该撤兵后烧毁了阁道,以至于后来的军队只能翻山越岭回归;更有甚者,魏延还在山口率兵对阵杨仪。结果是兵众四散,失败被杀。
魏延是不是“反了”,《三国志·魏延传》有一段话:“魏延最初不向北投降魏国而向南回到国内,只不过是想除掉杨仪等。……魏延的想法不过如此,并不是想背叛蜀国。”实际上也是如此,不向敌国投降,不回兵占领政权所在地,哪怕是一个郡,这能叫造反吗?但问题在于,乱军也是作乱,早已经被诸葛亮“抛弃”的魏延,再有这么一个乱军之罪,以塑造诸葛亮正面形象为要务的演义话本,不把魏延狠狠地再毁一把,又怎样让诸葛亮更加“高大上”!
看看演义中的魏延形像塑造,倒有点儿像是小孩过家家!人家立有大功,不奖赏也就罢了,还要杀了人家,理由竟然是说人家“脑后有反骨”!要是照这个逻辑,是不是任何军法刑律都可以不要?很简单,我只要说你哪里长得不对,日后必然会如何如何就可以杀?后来魏延“反了”,要杀魏延,还要让魏延大喊三声“谁敢杀我”,实在是可笑之极,这究竟是一个大将所为,还是小孩子们在自己编排一种游戏节目?
写这段文字并不是否定《三国演义》的艺术魅力,相反,人们更喜欢的是艺术形象,本人也不例外。写这样的文字也不是为哪个人翻案,因为历史上的人物和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原本就有区别,本来就没有什么案,也就无所谓翻案问题。只是要说,历史人物和文学形象已经是两种意境中的不同,只要不混为一谈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