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风云人物 > 正文

揭秘:房玄龄曾劝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

2016-11-30 17:28:49  来源:360常识网   热度:
导语:在隋末唐初的动乱中,房玄龄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廓清海内;局面安定下来之后,又辅助李世民建章立制,休养生息。虽有大功,却常怀淡泊之心

在隋末唐初的动乱中,房玄龄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廓清海内;局面安定下来之后,又辅助李世民建章立制,休养生息。虽有大功,却常怀淡泊之心,勤于政事,不愧是一代治国良相。

一、善谋大事

房玄龄自幼聪明机敏,又勤奋好学,博览经史,特别对历史上朝代的兴衰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少年时代就已经对世事有了精辟独到的见解。十四岁时,他随父亲去了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当时还是隋文帝时代,长安歌舞升平,一片大好的太平景象。但房玄龄却通过细心的观察和了解发现了问题。他私下对父亲说:“皇帝不为国家长治久安着想,他的儿子们有一个算一个,都是骄奢淫逸之徒,最终一定会相互倾轧诛杀。现在看起来国家强盛太平,但灭亡的日子已经翘足可待了。”

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时,每次战役胜利,军中许多人都全力搜求珍宝钱财,而房玄龄却四处寻访英杰人物,并把他们推荐给秦王李世民,并倾心结交这些谋臣猛将,使他们为秦王效力。

唐朝建立后,由于秦王李世民功勋显赫,手下猛将如林,谋臣如雨,威望日盛,使他的哥哥太子李建成感觉受到了威胁,为削弱李世民的势力,先后奏请高祖李渊将秦王府的谋臣猛将陆续调离。房玄龄及时提醒李世民说:“他人调出,不可惜,唯独杜如晦是辅佐您不可缺少的人物,您如果还想成就大业,富有四海,没有此人的辅佐是不会成功的。”李世民于是竭力留住了杜如晦,为日后的谋划大事打下了人才基础。

公元626年的一天,太子李建成请秦王李世民喝酒,疑在酒中下毒,幸好李世民有防备没有多喝,有惊无险。房玄龄知道后,当即找到长孙无忌(也是李世民的谋臣,还是他的小舅子)说:“现在仇恨已经积累很深了,祸乱会随时爆发,不仅会危及秦王府,也会给国家带来灾难。现在应当劝秦王反击了。”俩人联合劝说李世民立即行动,消灭太子的威胁。李世民依计而行,在皇宫的玄武门诛杀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史称“玄武门之变”。不久,李世民继承了皇位,史称唐太宗。房玄龄因功官拜中书令(宰相之首,当时的宰相不止一名)。

公元648年,唐太宗李世民决意对高丽(今朝鲜半岛的一个国家)发动一场宣扬国威的战争。已近七十高龄,又重病缠身的房玄龄听说后,认为不利于国家的安定。于是自己口述,由儿子代笔,上书痛陈发动战争的利害。不久,房玄龄病情加重,死在家中,唐太宗闻讯悲痛不已,暂时中止了这场战争。

善谋大事使他成为秦王的超级谋士,成就了李世民帝王大业,也使他自己成为开创“贞观之治”的千古名相。

二、淡泊名利

房玄龄虽有大功于国,却把名利看得很轻。他认为自己长期身居高位,不利于国家社稷,多次提出辞掉宰相的职务,都被唐太宗拒绝了。公元642年,他又以年老为由申请退休。太宗说:“辞让,固然是一种美德。但国家突然失去贤良的宰相,就像一个人失去两手。你如果精力还行,就不要这样辞让。等到你感到确实衰老无力的时候,再另奏明。”

公元637年,唐太宗下诏赐封房玄龄为首的十四位开国功臣为世袭刺史。房玄龄被封为宋州刺史。作为首辅大臣,房玄龄敏锐地察觉到这种裂土分封的世袭制度,必然会导致“重裂山河,下扰百姓”,而不利于国家的安定统一。他想自己身为宰相,应该为其他人做出榜样,以国家社稷为重,不贪图私利。于是主动向唐太宗坚决辞谢:“我已经担任宰相,再赐封世袭刺史,这样恐怕会使其他大臣们争相追逐名利,使朝政大乱。我的儿女都已长大,自当为国家出力,不需要为他们考虑。我所做的都是作为臣子应当做的,您的封赏让我十分不安,请您罢免给我的刺史封赏。”由于房玄龄德高望重,于是授封的大臣们也纷纷上书请求罢免封赏。就这样,一场可能使国家分裂动荡的隐患被消除了。唐太宗十分感慨地说:“上行下效,朝中大臣今天能有这样的行动,都是房玄龄的功劳!”

从627年到648年。他执掌朝政二十多年,始终为唐太宗信任和倚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谦和,不居功自傲,自律,淡泊名利。

唐太宗每次同房玄龄商议国家大事,房玄龄一定说:“非如晦不能决定。”等到杜如晦来了,用的仍是房玄龄的计策。房玄龄善谋,杜如晦能断,二人忠心谋国,珠联璧合,琴瑟和谐,从没有过失误。虽然杜如晦当了不到两年宰相就死了,但房玄龄将二人共定的典章制度坚持执行并有所发展完善。当时人们誉称为“房杜”,留下了“房谋杜断”的千古佳话。

转载申明:360常识网,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