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末代皇帝溥仪的户口簿:警官登记写错两处
在北京的警察博物馆里,珍藏着一份国家一级文物,那就是末代皇帝溥仪的户口本。这是1953年版的北京户口本,是溥仪在出狱之后办的,户主并不是他。
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这本户口本背后的故事。
1959年,末代皇帝溥仪结束了10年的监狱生活,被特赦回京,回到北京的溥仪早已不是皇帝,也住不了富丽堂皇的皇宫里了,于是溥仪住在了五妹“五格格”金韫馨的家里。在入住的第二天,溥仪就被五妹催着去办户口,刚开始溥仪来到了北京民政局,却被告知走错了。由于长期在宫里长大,之后又远离北京,第三天,溥仪在五妹的陪同下,才找到了当地派出所。
在上午九点左右,溥仪和五妹走进派出所,找到了接待他们的吴静深。当时,溥仪拿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赦通知书,并向吴静深介绍了自己的情况,之后,吴静深才开始给溥仪上户口。当时,第二代户口簿底簿上,每个居民的填写内容共29项。吴静深边询问边给溥仪填写了与户主关系、姓名、性别等17项,这是必填项目。
按照规定,有些内容要由民警来填写。因此,吴静深一项一项地询问、填写,溥仪一项一项地答。当问到职业时,溥仪忙回答:“我刚特赦回来,政府还没安排。”于是吴静深在“职业”一栏里填写上“无叶”二字。
“婚姻状况。”吴静深继续问。话一出口,吴静深顿觉有点儿不妥,溥仪也是一时语塞,愣了一会儿说:“我……现在是一个人。”溥仪说。“是死了还是离了?” 吴静深问。“离了。”溥仪的声音小得很。
于是吴静深便在婚姻一栏内填上了“离婚”二字。
当年只有26岁的吴静深已经有7年的警龄。也许是这份户口过于特别,吴静深在为溥仪填写户口簿时,区区百余字的自然状况,竟写错了两处。一处是溥仪文化程度一栏,私塾的“塾”字错写成“书”;职业栏里无业的“业”字错写成“叶”。可以见得,在那个封建的社会,当时溥仪的末代皇帝身份还是有一些震慑的。
登记完后,户口本被递到了溥仪的手里,而户主一栏却写的是五妹的名字。试想曾经坐拥天下的皇帝,如今只能寄人篱下,也实在是辛酸。
溥仪上了户口不久,在政府的安排下,很快就有了新工作。
1960年,根据中央紧缩城市人口的方针,北京市决定严格户口管理,控制入户。由于溥仪的身份特殊,上户口的事情再次引起了公安部的注意,不同的是,这次需要补拍一张照片,而这回是溥仪自己去的,也许,一年之后,在北京市井生活的溥仪早已习惯了普通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