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军名将赵登禹:武功超群赤手空拳打死过猛虎
令日寇闻风丧胆的赵登禹将军身高一米九,勇猛异常,冯玉祥在《公祭征文启》中说他“躯干修伟,负膂力,精技击”。他生于1899年5月16日,山东省菏泽县赵楼村人。十三岁时拜本县武术高手朱凤军为师,后来精于拳术,善使大刀,能与十余人对阵,可举数百斤石磙。1914年十六岁时,听曾在冯玉祥部当过兵的乡亲说,冯玉祥参加过辛亥革命,带兵纪律严明,不扰百姓,遂与同村少年结伴,千里步行去陕西投奔冯军。当时冯军兵额已满,赵登禹被安排在佟麟阁任连长的连队里当了一名“只管饭,不发饷”的副兵。
赵登禹将军行三,人们叫他“小三”,连冯先生(玉祥)也是这样称呼,将军一死,大树飘零,如果不从军,赵登禹也会有这样的一个媳妇叫“三嫂子”的,男耕女织,种豆垄亩,穷年夫妻相守,丰年酿酒相庆。灶下烧火,灶上蒸馍。确实,赵登禹如不投军,他应不是个安分的农民,但他也是在上场下地赶庙会,到曹州城置买东西后抱子抱孙,于冬雪漂白的牛屋听古琴坠子,在夏天生疟疾拉肚子,到老了,在周围村子发殡的时候,唢呐响一点,号哭声大一点而已。1914年,他刚满16岁,和二哥赵登尧、同村好友赵学礼、赵全胜一起离家,一路爬山涉水,沿途讨饭,不分昼夜奔行20多天赶到陕西潼关,找到了第十七混成旅的旅长冯玉祥。不料当时募兵期一过,军中管事知道他们来自曹州,才勉强收留赵登禹当了个副兵。连长佟麟阁说:“你要知道,当副兵只管饭,不发军饷。”
从军的第二早出操,那时天还将甫明,赵登禹由于脚大尺二,部队没有合适的鞋子,于是就只好趿拉着不跟脚的布鞋出操,偏巧,那天冯玉祥跟操,看到一米九的赵登禹趿拉着鞋子跑操,冯玉祥喝令队伍停下,马上让赵登禹出列,询问军人怎可趿拉着鞋子出操?赵答曰:“鞋子小,脚吃亏。”冯玉祥问赵登禹:“哪里人?” 赵答曰:“曹州”冯问:“爷们?可摔跤否?”赵登禹见是一老兵,就拱手出列。赵登禹在家时,跪拜红拳师傅朱凤军练拳八年,单臂举石磙,只手抓房檐,像猱猿样轻捷攀爬屋脊如履平地。赵登禹不知今天让他出列的是何等长官,但见黑黑高高的,穿着打扮似老兵,遂允应与冯玉祥比试摔交。冯玉祥也是一米九的大汉,当时带领出操的连长佟麟阁吓得怔怔呆在旁边。人们还没有看到冯玉祥如何近身,就一连三次被赵登禹扔到五步之外。第二天,赵登禹即被冯玉祥叫去,冯玉祥从匣子里把自己备用鞋子拿出,让赵登禹蹬上,大小合适。赵登禹连连摔倒冯玉祥,却成了旅长冯玉祥的警卫,在冯的手下一直待了7年。
1916年,冯玉祥驻军河北廊坊一带。一次部队在山下练兵,突然从林间蹿出一只猛虎。当时战士们正练徒手格斗,只有连长佩带匣子枪,仓皇间连长发几枪却没击中要害,而虎已扑到近前。战士们一下都惊呆了,尚不知如何对付这只凶兽,只见赵登禹大吼一声,一个箭步纵出队列,迎着扑来的猛虎,先是闪展腾挪,将那虎引诱得前爪扑空,闪身跃虎背,挥拳运气便打。那虎痛啸一声,挺身直立,探头甩尾,意欲将赵登禹甩脱,再反扑过来。不料赵登禹发声喊,两腿就像钳子一般夹住虎肩,左手死死揪住虎脑门,照准虎脑门又是七八下重拳,打得那虎抽搐着软瘫下去,七窍流血,四腿蹬挠,显见已经无力反抗,只是垂死挣扎。这时战士们都围上来帮忙,一阵拳打脚踢,将虎打死。冯玉祥闻知此事十分惊讶,亲笔在打虎照上书写“打虎将军”四个字。
一九三七年七月二十八日,日军总攻北平。在南苑背城一战的赵登禹身中数弹,仍挺身力战,双腿被炸重伤。从昏迷中苏醒的赵登禹对随员说:“我不会好了,军人战死沙场原是本分,没什么悲伤的,只是老母年事已高,受不了惊慌。回去告诉她老人家,忠孝不能两全,她儿子为国而死,也算对得起祖宗……”话音未尽便停止呼吸,终年三十九岁。(据《菏泽百年名人大观—先驱英烈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