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上位:中国近代史上击败日军第一人袁世凯
1884年,日军遭遇了近代史上第一次大败仗,率领中方军队大获全胜的将领,这一年年仅25岁,日军自此将其视为最大的敌人,十年间多次暗杀他,都没有成功。
他就是后来因二十一条被称为卖国贼的袁世凯。
日军自近代以来到二战开始前夕,几乎没有打过败仗,数次击败老牌军事强国俄罗斯和德国。那么,效力腐朽清朝政府的袁世凯,到底有什么过人的才干,成为近代史上击败日军第一人的?
1882年,清廷的属国朝鲜发生“壬午军乱”,王室危急之际,朝鲜国王李熙向清廷求助,清廷命令吴长庆部开赴朝鲜平乱,23岁的袁世凯跟随吴长庆秣马厉兵,东渡朝鲜。
进入朝鲜后,清军军纪散漫,常有扰民之事发生,吴长庆将整顿军纪的事交给袁世凯。袁世凯在得到吴长庆的授权后,对于犯令者严惩不贷,迅速树立了自己的威信。一次,当地百姓控诉清军士兵强奸一名朝鲜妇女,袁世凯得到报告后即刻展开调查,带兵搜捕一昼夜而未进一餐,最终捕获元凶并且亲自手刃之。对于军中士兵吸食鸦片,袁世凯抓到必杀无赦,就连跟随吴长庆多年的随从,也因吸食鸦片而被袁世凯所杀。
袁世凯很快协助吴长庆平定军乱,安定了朝鲜局势。
袁世凯随后帮朝鲜国王训练了一支5000人的德式新军,充分展示了袁世凯的军事才能,令朝鲜上下大为折服。
吴长庆对袁世凯大为欣赏,上奏朝廷推荐袁世凯:“治军严肃,调度有方,争先攻剿,尤为奋勇。”
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由于清军在战争中节节败退,清廷在朝鲜的威望大大降低,原想托庇于清廷保护的王室和亲华派也开始动摇。朝鲜开化党和日本认为清廷在战争期间无暇北顾,是发动政变的绝好时机,遂决意起事。
清廷在朝鲜地位岌岌可危,但是对于踌躇满志的袁世凯,他认为自己的绝佳机遇到了。
果然,“开化党”人士不久发动“甲申政变”。驻扎在朝鲜的日军欲趁此机会,挟制朝鲜王室。
政变发生之前,袁世凯已经察觉到情况有异,他将朝鲜山雨欲来的紧张局势函告给了李鸿章并提醒他,日本公使竹添进一郎将在日内返回汉城,届时可能会有事发生。
政变当晚,开化派重要成员洪英植以庆祝邮政大厅落成的名义邀请守旧派大臣和外国使节赴宴。日使竹添托病不出,袁世凯察觉气氛有异,担心鸿门宴也推托不去,只有中方总办朝鲜商务委员陈树棠、守旧派大臣闵泳翊等出席。席间,开化派党徒在厅外放火,宾客以为有人在燃放烟花,纷纷外出观看。这时,埋伏在厅外的叛乱分子一拥而上,将闵泳翊乱刀砍倒,一时间宾主皆做鸟兽散,各自逃命。叛乱者趁乱入宫,谎称清军作乱,恐吓威逼国王李熙写下了“日本公使来卫朕”的敕书,日使竹添随后便以根据朝鲜国王要求带日兵入宫保卫国王。
控制了王宫的日军和开化党叛军假传圣旨召那些守旧派重臣入宫,来一个便处死一个。第二天,开化党组成新政府,以国王谕旨的形式函告各国使节,那些早已同他们达成默契的西方诸国使节纷纷配合演戏,晋谒国王,恭祝新政,政变似乎大功告成。
对于朝鲜巨变,在朝清军紧急商讨是否该采取军事行动。
当时,中朝间的公文都要靠北洋的兵船送到天津的北洋衙门,往来一次需要好几天时间。如果按常规请示,重大事变的应对决策必由北京的清廷最高层来拍板,时间的延误也就无可避免,而挽回大局的机会就可能失去了。
一些将领表示“没有国内的命令,不敢轻举妄动”。认为如果发动战争就是师出无名,衅自我开。有消息传来美、英、德三国使节要求清军暂缓行动的劝告,朝鲜金允植也来函请清军按兵不动,以免伤及被日人挟持的国王。
在这个重要的历史关头,袁世凯表现出了勇于任事、处事果断的心理素质。
袁世凯强调情况紧急,已不可能待命而行,一方面紧急函告李鸿章朝鲜发生政变,请求增兵并指示应对策略。同时积极谋划军事行动,在采取行动前袁世凯对同僚们说“如果因为挑起争端而获罪,由我一人承当,决不牵连诸位”。
袁世凯随后立刻率一营官兵及朝鲜新军左右营赶赴王宫。在遭到守军的猛烈射击后。袁世凯果断命令清军还击,双方展开了激战,宫内顷刻大乱,朝鲜闵妃携王子趁乱逃出宫门,投奔清军大营。此仗,袁世凯身先士卒,即使尸体满路也毫无惧色,踏着满脚血迹奋勇当前。双方处于激烈相持阶段后,守军中不断有被袁世凯训练的朝鲜新军士兵临阵倒戈,加入了清军一方,战局急转,很快击溃日军,清军大获全胜。次日,朝鲜国王移居袁世凯所部军营,召集原政府成员,组成新政府,并召见各国使节,告知政变平息。竹添自焚日本使馆,逃往仁川。
甲申政变以中国大胜,日本惨败而告终。袁世凯一战成名,正式登上了中国近代史的大舞台。
中日甲申之战,双方兵力相差并不悬殊,各有一千余人。而竹添挟制了国王,控制了王宫,作战有险可据,以逸待劳。为何一败涂地?
关键在人,领军人物至关重要,清军的核心人物是袁世凯。他在此次事变中不遗余力,勇于担当,坚毅果敢,李鸿章日后曾表扬他“血性忠诚,才识英敏,力持大局,独为其难”。
但是也应该看到,在政变突发,局势不明,袁世凯断然出兵,可以说走的也是一步豪赌的险棋。
而日本方面,这次失败并未阻挡其扩张称霸的野心,日本人痛定思痛、枕戈待旦,卧薪尝胆十年之后,再次利用朝鲜的又一次内乱——东学党起义,挑起了中日甲午战争。
这一次,大清一败涂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