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传统文化 > 正文

羌族医药文化 羌族医药学有着怎样的历史

2016-06-05 15:07:30  来源:360常识网   热度:
导语:羌人医药学当开始于远古时期。传说“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一百而遇七十毒”(《淮南子·修务训·尝水草》),表明进

羌人医药学当开始于远古时期。传说“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一百而遇七十毒”(《淮南子·修务训·尝水草》),表明进入中原地区的羌支姜姓炎帝神农氏已经认识了一些药用植物并用以治病。秦汉时期,居于今岷江上游地区的羌人冉、駹族群,已积累了较丰富的药理知识。《后汉书·西南夷传》:“有灵羊可疗毒。又有食药鹿,鹿麂有胎者,其肠中粪亦疗毒疾。”又言其地“特多杂药”。事实上,有史以来羌族故地川、甘、青等地区一直盛产药材。除自用外,还远销中土、入贡朝廷。唐中叶时,他们进献的贡品中就有麝香、羚羊角、大黄、当归等名贵药材。

到西夏立国后,羌人医药学有了很大发展。西夏人注意吸收宋金医学知识,以发展自己的医学。国家机构中专设有“医人院”。从成书于十二世纪中叶的西夏文词典《文海》和其他文献中的相关资料看,西夏羌人在医学理论、病理、药理,以及常见疾病和治疗方法等诸方面,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较系统和知识,西夏医学已颇具体系。

如西夏医学认为,人身由地、水、火、风合成,此四大调和若缺,即所谓“四大不合”,则生疾病。对病理的认识偏重于血脉,认为健壮、疾患皆由血脉通、蹇所致。其用药处方也颇有特点。如《文海杂类》释“癞疮药”:“松、柏、草、屎粪等之浆是,癞疮药用是也”。以粪入药,本是羌药传统,已见前述。由此可推知,西夏医学当是在羌族传统医基础上的发展。此外,西夏医学对传染病也有所认识,《西夏纪事本末》:“或迁之(病患者)他室,谓之闪病”,即是对传染病患者实行隔离疗治。

这种传统疗法在羌区一直沿袭到近、现代。如新中国建立前,羌族对“麻风”等传染病患者的处理:首先移置村外人迹罕至处,实行隔离疗治,若死后,必以火葬,以绝其病毒传染之源。颇具理性和科学性。

随着西夏医学的发展,药材的采集、生产和交换日益活跃。麝脐、羚角、柴胡、苁蓉、红花、大黄、枸杞等药材,都是夏、宋贸易中的大宗商品(《宋史》卷一八六《食货志》)。特别是大黄和枸杞,久负盛名,至今犹是当地名特产品。

近代以来,羌族地区羌医、中医、西医并存。在农村、山寨,羌医最为活跃。据有关调查资料看,羌医与中医关系密切,有许多共同点,但在采集、加工的方法和用药习惯等方面,羌医又逢其特点。羌医十分重视药采收的季节性。如立夏挖冬虫夏草,认为虫草初生疗效最佳;端午挖贝母,立秋挖羌活、大黄、狡活、黄芪、秦艽等。在用药方面,或是外敷,或是内服,或以水煎,或以酒渍。单味药使用尤多。经常使用的药物在百种以上。现附羌药专家陈保生整理的部分羌医单、验方于后,以窥全豹。

转载申明:360常识网,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