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传统文化 > 正文

高山族文化 九族中的邹族有什么历史文化

2016-06-03 08:50:01  来源:360常识网   热度:
导语:邹族人口与分布 邹族(Tsou)也称为曹族,为台湾原住民族的一支,人口约六千多人。分布于玉山西侧,高雄山地的卡那布与萨阿鲁阿,包括南投

邹族人口与分布

邹族(Tsou)也称为曹族,为台湾原住民族的一支,人口约六千多人。分布于玉山西侧,高雄山地的卡那布与萨阿鲁阿,包括南投县信义乡,嘉义县吴凤乡和高雄县三民,桃源二乡部分山区。部落内人口聚居密度高,居住之海拔自五百公尺至一千五百公尺。

邹族在早期的文献称为曹族,分为三个语言群:阿里山群(邹语),四社群(沙阿鲁阿语)和简仔雾群(卡那布语)。邹族又可分为南邹与北邹,南邹指的是南方的“卡那卡那布”与“沙阿鲁阿”族,北邹又称“阿里山邹”,有“特富野”、“达邦”、“伊姆诸”与“鲁赋都”社,而四社中的伊姆诸社与鲁赋都社都于本世纪初因恶疾、部落首长绝嗣而废社。阿里山邹族目前有八个村落,来吉、里佳、乐野附属于特富野社。新美、茶山、山美附属于达邦社。台湾邹族主要分布在嘉义县阿里山乡,为有别於高雄县三民乡与桃源乡的邹族聚落,一般以“北邹”称呼。北邹、南邹生活习惯及语言文化差异很小,最大不同是在庆典活动上。

邹族人社会组织

邹族人的观念里拥有会所、能够举行全部落性祭仪的社群才有资格称为大社,也才是一个完整的政治实体。其社会组织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份:

大社(hosa):由几个氏族联合组成。

氏族(aemana):由几个联合家族组成。可能有血缘关系,也可能没有血缘关系,同一氏族之间禁止通婚。

联合家族(ongo-no-emo):由几个单一姓氏的家族组成,共有耕地、共有河流渔区、共有小米祭祀小屋(又称粟祭屋)。

邹族并没有阶级制度,却有几个特殊地位的人物:

头目:由其一家族固定承袭。

征帅:争战、猎首的指挥官,有时可能是头目。如果战事频繁,会有好几个征帅。

勇士:在战场上有特殊功勋的族人。

邹族人的祭仪

邹族部落中最重要的祭仪为“播粟种祭典”、“收获粟作”与“玛雅士比”三大祭仪。邹族一年一度的战祭是玛雅士比(mayasvi)的一种,目前分由达邦及特富野轮流担任祭典仪式。战祭又称凯旋祭、敌首祭、人头祭。时间大约在二月或八月,主要是祭拜天神和战神,在会所及其广场前举行。小米收获祭〈Homeyaya〉属于家族性的祭仪,在每年的小米收割完后举行,大约在七、八月左右,主要祭祀小米神。小米播种祭〈Miapo〉:通常在圣诞节后至元旦期间举行,借着小米的播种仪式祈求今年的小米丰收,也是属于家族性的祭仪。

邹族人的经济生活

邹族人的生产方式以山地耕作为基本,兼以狩猎,捕鱼及饲养家畜为辅助生产。狩猎一度成为主要生产,至今狩猎在祭仪中仍占有重要地位,皮革为男性主要衣料。农作物以小米,旱稻和甘藷为主,狩猎之肉类作腌肉保存。

由于耕地的扩展,自大社移民到新开拓地,建立殖民部落即为小社denohiu。部落之管以长老会议为首,长老会议中最大氏族的长老为头目,是部落会议的召集人,一切重要部落事务皆由部落会议来通过决定。部落会议的执行命令则由各氏族之族来执行。

邹族人民族工艺

原始工艺方面,制陶及纺织均为女性工作,但今己失传。藤竹编篮工作,仍为生活用具之制作方法,还受重视。皮革之揉皮和制革,为邹族之特有工艺之一。邹族的社会组织是以父系氏族为构成单位,而定居在一个固定地区的地域团体,其中心部落称为大社hosa,为最先形成的聚居单位,以会所kuba为组织中心。

转载申明:360常识网,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