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族饮食 别具一格的怒族饮食习俗
怒族的主食是玉米,兼食大米、荞麦、大小麦、天仙米、小米等。肉食主要有猪、鸡、牛、羊、鱼及猎获的野味。蔬菜有青菜、白菜、南瓜、萝卜、芋头、洋芋、红薯、洋丝瓜及各种采集之物。佐料有辣椒、葱、姜、野花椒、蒜等。甜食以蜂蜜、蔗糖为主。水果有甜桔、柿、黄果、桃、李、梨及芭蕉等。
贡山怒族还种植青梨面。少数信奉喇嘛教的怒族也吃酥油粘粑。蔬菜有青菜、白菜、萝卜、瓜豆和辣椒等数种。
解放前,每到五、六月春荒期间、常到野外采集野姜、野蒜等野菜佐食。怒江两岸山林中还出产一种肥大的山鼠,这是怒族群众喜食的野味,常作贡品缴纳给傈僳族头人或奴隶主。此外,山间林际还有各种块根类植物,过去怒族群众也常常采集加工,充作粮食。
由于怒江地区山高路险,农作物培植极其困难,因而,过去怒族耕种的谷物主要是包谷、青棵、养子、小米、高梁、稗子等山地品种,而这些农作物中除稗子和小米外,其这作物的栽培历史还不太久。据怒族老人回忆,种包谷只有六十多年,种花生只有两代人的历史,洋芋则由维西传入贡山,因为种子难找,最初用一枚鸡蛋换一个洋芋,蚕豆是解放后才开始种的,葱蒜等是由纳西等民族从碧罗雪山以东地区引入。
在落后的自然经济条件下,渔猎仍然补充一部份生活来源,尽管捕鱼不多,在怒江平缓地带,仍有人抽空捕鱼,或用竹钩钓鱼。在现代生活中,野兽日渐减少,狩猎不占主要地位,但农闲时期,仍有人三五成群,上山打猎。
以民族或村寨为单位的集体狩猎,则限于猎取熊、虎、野牛之类的大野兽。按照传统习惯,猎获大野兽时,见者有份,兽肉在全民族或家族内平均分食,并向头人奉献兽腿。
怒族“以射猎为生涯”的情况,近数十年已有显著改变,但“猎禽兽以佐食”、“好食虫鼠”的习惯仍无改变。历史上长期缺盐的情况,解放后则有了根本的改变。
怒族群众特别喜欢饮酒,男女都有酒量,饮必醉,醉必歌,往往一饮数日。
因怒江峡谷降雨量多,空气湿度很大,入春后到冬季前,怒地的蚊虫也很多,加之怒族的生活很艰辛且贫乏,故怒族男女多嗜烟酒。因诸多因素的制约,怒族加工粮食的工具主要是木碓,石磨出现的时间也不长。
其烹调技术亦不发达,其主要烹饪技艺为煮、蒸、烧、炸、烙、爆等。
他们的特色饮食主要有以下几种:乳猪、“侠辣”、“巩辣”、肉拌饭、包谷砂干饭及稀饭、“龙布拉快”、漆油茶、琵琶肉、咕嘟饭、扁米饭、红烧硕鼠、漆油炖鸡、炸蜂蛹、蜂蜜糯米粥、麻子豆腐、树花菜、泡梨水、烤茶、火爆包谷花等,其中的一些食品还属药膳,有很高的保健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