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文化 回族砖雕是怎样流传至今的
临夏砖雕,是临夏回族自治州的传统民间艺术,也是甘肃工艺百花园中的又一朵似锦奇葩,在国内外负有盛名,运用颇广。
砖雕艺术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有制作,留有“厚敛雕墙”的记载。临夏砖雕源于北宋,成熟于明清。至今,这里的寺院庙庵、庭院别墅和民间住宅的山墙影壁、甬道门洞里,到处都能观赏到精美绝伦的砖雕,故临夏又有“砖雕之乡”的盛誉。
临夏砖雕就其工艺来分,有“捏活”和“刻活”之分。所谓“捏活”,就是先用经过配制的粘土泥巴,用手和模具捏成各种造型,然后焙烧成砖。这种作品大多独立成形,如龙、凤、麒麟等,多用于屋脊之上。所谓“刻活”,就是在烧好的砖上用刀雕刻成各种精美的图案和绚丽画卷。这种作品大多装饰在门庭、照壁之间。多层次雕刻,即“浅浮雕”、“高浮雕”、“阴线雕”,是临夏砖雕的精华之所在。一幅砖雕,往往由三四层图案构成,重重叠叠,里呼外应,浑然一体,宛若一刀刻成,给入以强烈的立体感。
临夏红园和东宫馆是临夏砖雕艺术保存最完整的地方。红园的砖雕作品多系回族砖雕名家周声普及其族人的杰作。一字亭南侧照壁上的《泰山日出图》采用国画荷叶欸的技法,两峰巍峨对峙,中间石径奇险,更有宝塔耸立,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北侧照壁上的一帧 《石榴双喜图》更是玲珑别致,惹人喜爱。石榴树枝繁叶茂,果实累累,一双喜鹊似已饱赏了那珍珠似的石榴,正在举起一只爪子,擦去尖喙上的残汁。高明的构恩、精湛的雕工,把生动的画面和传神的意趣,淋漓尽致地表现在几块青砖之上,令人叫绝。
东宫馆天井正面壁的大幅山水砖雕,山峰峥嵘、黄河滚滚、红日高照、青松郁郁、白帆点点、鸿雁列阵、楼台亭阁巧布,奇花异草点缀,将锦绣河山尽收一图。另有一幅葡萄攀援图,形象十分逼真,几枝葡萄歪歪扭扭,搭在用“竹子”竖起的架上,硕果累累。也许工匠们耽心那一串串令人馋涎欲滴的琼果太沉,会滑下架来,便用细细的“麻绳”将其枝干绑在架上,真是妙不可言。
遍览临夏砖雕,不论是那一种图案,均不见人物活动的场面,这是临夏砖雕的重要特征。因为穆斯林笃信伊斯兰教,真主独一,不崇拜任何偶像,所以,即便在客厅寝室,也不挂有人物形象的图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