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行为属于诈骗?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受害人往往碍于面子或出于“哥们义气”,也只好“束手就擒”。那么2021年春节期间要谨防的诈骗手段有哪些呢?接下来就跟360常识网一起来看看具体的内容吧。
本文目录
1、新冠疫苗诈骗短信套路
2、娱乐节目中奖诈骗
3、引诱汇款
4、刷卡消费
5、高薪招聘
6、贷款诈骗
7、复制手机卡诈骗
8、冒充房东诈骗
9、防电话诈骗的方法
新冠疫苗诈骗短信套路是什么
对短信中的几个钓鱼链接进行测试后,发现这些链接的界面竟然打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旗号,看起来颇像那么回事。然而,一旦相信这些伪装,进入其预约新冠疫苗的办理程序,便会被要求输入真实姓名、银行卡号、验证码、手机号等重要信息。“如果输入了银行卡号,特别是验证码等重要信息后,就相当于把自己银行卡里的财产双手送到骗子手里。”
根据技术分析,以前同类骗局比如银行卡兑积分、ETC认证等采取的原始源代码,是在同一个模板上的优化,这次却改了,“骗子用了新的技术编写,模板跟原来完全不一样,因此即便是之前被骗过,这次也可能再次被骗。”
专家提醒,有接种新冠疫苗需求的市民,一定要认清上述骗局套路,不要轻信短信内容,一定要及时关注当地官方媒体的消息。若收到此类诈骗短信或发现受骗,应尽快报警。
娱乐节目中奖诈骗:
犯罪分子以热播节目组的名义向受害人手机群发短消息,称其已被抽选为节目幸运观众,将获得巨额奖品,后以需交手续费、保证金或个人所得税等各种借口实施连环诈骗,诱骗受害人向指定银行账号汇款。
引诱汇款:
犯罪分子以群发短信的方式直接要求对方汇入存款,由于事主正准备汇款,因此收到此类汇款诈骗信息后,未经仔细核实,不假思索即把钱款打入骗子账户。
刷卡消费:
犯罪分子群发短信,以事主银行卡消费,可能系泄露个人信息为由,冒充银联中心或公安民警连环设套,要求将银行卡中的钱款转入所谓的“安全账户”或套取银行账号、密码从而实施犯罪。
高薪招聘:
犯罪分子通过群发信息,以月工资数万元的高薪招聘某类专业人士为幌子,要求事主到指定地点面试,随后以培训费、服装费、保证金等名义实施诈骗。
贷款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群发信息,称其可为资金短缺者提供贷款,月息低,无需担保。一旦事主信以为真,对方即以预付利息、保证金等名义实施诈骗。
复制手机卡诈骗:
犯罪分子群发信息,称可复制手机卡,监听手机通话信息,不少群众因个人需求主动联系嫌疑人,继而被对方以购买复制卡、预付款等名义骗走钱财。
冒充房东诈骗:
犯罪分子冒充房东群发短信,称房东银行卡已换,要求将租金打入其他指定账户内,部分租客信以为真将租金转出方知受骗。
防电话诈骗的方法
现在很多人总会莫名其妙的接到一些电话,对方会表示你中了奖或者是根据指令按下指定键就会送流量话费等,时值年关,电信诈骗也想捞一把业绩。
1、接到可疑电话、短信时,保持冷静,切勿慌张,与家人、亲友多商量。向当地派出所、银行网点、电信营业网点工作人员当面询问。
2、当您在接到来自亲友号码、公安机关电话号码以及110、95598等要求汇款的电话或短信时,请您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时予以核实确认,避免财物损失。
3、不要轻易尝试使用自己不熟悉的银行业务,如ATM机转账或网上银行功能,确有需要可咨询银行网点工作人员。
4、不要泄露您的银行卡密码。
5、不管对方是谁,只要问及个人隐私,请务必留神。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公安机关在侦办案件时,不会通过电话询问群众家中存款账户、密码等隐私。如果涉及案件情况必须查询的,必须出具工作证件及有关法律文书,到相关金融机构查询。
转载请注明来源:360常识大全网 http://www.360changsh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