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健康资讯 > 正文

广东省吴志标论 文入选首届妈祖文化走进联合国论坛

2020-01-17 17:56:11  来源:360常识网   热度:
导语:广东省吴志标论文入选首届妈祖文化走进联合国论坛2019年9月6日首届妈祖文化论坛走进联合国,广东省湛江市复退军人吴志标应邀参加发表了一篇

广东省吴志标“论文”入选首届妈祖文化走进联合国论坛

2019年9月6日首届妈祖文化论坛走进联合国,广东省湛江市复退军人吴志标应邀参加发表了一篇“弘扬妈祖文化与珍珠文化”的长篇论文,并受到广泛好评,荣获世界文化艺术人才基金会2019年度“杰出人才奖”。

此论文主要讲述的是弘扬妈祖文化与珍珠文化,该文化在人们生活中,尤其是沿海的人群较为熟识。妈祖姓林叫林默,生于宋朝初年,她是福建湄州人,一生中有许多传奇故事,她貌似观音像,心地善良、品德高尚。一千多年来,不论是历代皇帝,还是平民百姓,对妈祖无不怀有敬仰与崇拜之心。她英年早逝,从未结过婚未生育过孩子,人们仍然称呼她为妈祖,即妈妈的祖先辈。多么伟大的一种称呼啊!论文中高度赞扬妈祖的高尚品德与大爱撑天的精神,同时结合野生珍珠治病功效,古往今来受名人的赞赏、热爱的故事与现状,以及珍珠的微量元素、药用价值。野生珍珠天生具备的“五德”内涵一一道来。该论文于今年九月六日入选了首届妈祖文化走进联合国论坛,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宣扬妈祖精神,保护野生珍珠的生存环境,起到重要促进作用并具有深远的意义,获得国内外善举人士高度评价。去年九月吴志标在联合国妈祖论坛上并被授任为:世界妈祖文化交流研究总会荣誉会长。这篇论文于今年十二月已入选国家核心文刊《文化月刊》新中国七十周年专辑。很值得我们细读与品味。

《文化月刊》广东省负责人岳晓峰着名文学书法家谢金龙

2019年12月30日

广东省吴志标论 文入选首届妈祖文化走进联合国论坛

广东省吴志标论 文入选首届妈祖文化走进联合国论坛

1

广东省吴志标论 文入选首届妈祖文化走进联合国论坛

2

广东省吴志标论 文入选首届妈祖文化走进联合国论坛

吴志标

澳门神州妈祖文化交流研究协会荣誉会长、香港泰伯基金会荣誉会长、世界至德总会副主席、美国至德三德总公所永远荣誉主席、世界妈祖文化交流研究总会荣誉主席;荣获2019年世界文化艺术人才基金会《杰出人才奖》。

首届全球妈祖文化论坛走进联合国,纪念“妈祖信俗”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十周年系列活动。

弘扬妈祖文化与珍珠文化

文吴志标

2019年9月6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一妈祖文化论坛走进联合国,这是一件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联合国人民委员会主席Sherrll Kazan女士与中国驻纽约领事馆颜鹏等两名领事出席本次论坛,对这一盛会表示高度重视与祝贺。

妈祖文化起源于北宋初期,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妈祖姓林名默,北宋建隆元年生于福建莆地湄州岛,雍熙四年因救助海难逝世。一千多年来,人们怀念她生前行善济世,德品高尚,从自发在湄州岛上立祠祭祀始黎“妈祖”并延续于至今。可见妈祖文化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尤其在我国大陆,沿海、港澳台地区和东南亚一带,妈祖文化更深入人心,老少皆知。妈祖文化内涵独特,经研究发掘,妈祖文

3.化既有道教的特点,又有儒教的特征,道教讲的是“出世”,而儒教讲的是入世。而妈祖文化既有出世的修养修炼,自我的真实面,为人的生死而忧,“肉体与精神都要通修炼,才可成仙”,而儒教是教诲人们如何去做人,行善,克制自我私欲。如“存天理,灭人欲”;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干百年来人们把妈祖奉为东方圣母和海之神。我们传承妈祖文化首要问题是结合当今世界发展蓝色经济,维护海洋健康发展已成为各国推动经济增长与发展新思维、新理念,在国际上寻找一个平衡发展的共识。

对于这一问题,笔者翻阅了许多书刊资料,总找不到人们关心与探讨的答案。因此,经再三思考,还是认为人们对野生珍珠缺乏了解与认识。因此结合妈祖文化的研究,有必要把珍珠灭绝的原因提上桌面上探讨;对于珍珠在茫茫大海中,它正如妈祖的原名——林默一样,默默地沉寂在漫漫无际的海洋底中,她不仅为世人所宠爱还能为人治病。她与妈祖一样,而且在所有的海洋生物中,可悲的是,在一百多年前,美丽可爱的天然野生白碟贝珍珠蚌就已经濒危灭绝,对于这一毫无疑问的事实,

我们传承妈祖文化,结合海洋自然生态研究亦是一大课题;海洋重要生物珍珠,知其医药保健作用往往不多。其实自古珍珠不是女人的专利。珍珠的发现与使用最早是五千年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炎帝神农发现的。神农发现珍珠可以治病、健体。我国宋代的《开宝本草》医书中记载把真珠定为珍珠,西方各国贵族亦称为“珍珠”

蚌贝是寿命最长的。前不久在欧州发现一只蚌贝被打捞起来经过现代科学考究发现,这个珍珠蚌蛤已经在海里生存了四百五十多年了。由于实验,撬开该蚌贝而致死,否则还能活多少年没法估计。可见珍珠是长寿的最高代表。

另外,珍珠还具有“珍重”“珍惜”“真爱”“珍贵”之意。无论是女人自己佩戴,还是作为礼物送给亲友,都是对人最好的祝福。

在西方,珍珠被奉为6月的生辰石,她象征着健康、富贵、才能、和气与纯洁。而东方人则将它誉为“月亮上的宝右”,认为她能品质高雅巩固友谊,强化心智与记忆。野生珍珠,的内在也是同心圆状结构,内外皆圆,象征与表达着“圆圆满满”“祥和幸福”之意。从形成过程来看,珍珠是贝蚌经历长时间的磨练而成的结晶,她是母性伟大的象征,因此珍珠是送妈妈和亲朋好友最好的礼物,她蕴含着希望母亲吉祥安康、生活圆满,希望亲朋好友万事如意、健康长寿。

广东省吴志标论 文入选首届妈祖文化走进联合国论坛

现代科学检测发现:野生珍珠与养殖珍珠有本质的区别。野生珍珠是不含铅的,而现代养殖珍珠几乎都含铅。过多的铅一旦进入人体便严重危害人的健康,铅经过食用或皮肤进入人体内可影响人的神经,造血,消化泌尿,生殖及发育,心血管,内分泌,免疫、骨骼等各类系器,主要是神经系统和造血系统,更为严重的是影响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成年人代谢受影响,还导致糖尿病、痛风等病的发作。

另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珍珠虽公认为名贵中药的瑰宝,但长期以来对其美容、保健、药用的机理并不了解,直到近代各种先进测试仪器的出现(如液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中子活化分析仪等),才揭开了珍珠成分的科学奥秘,明确了珍珠含有各种重要的营养成分和生命源物质,从而阐明了珍珠具有各种生理效能的科学原理,现将已有科学记录的珍珠营养成分分述如下:一、氨基酸类:经各研究单位测定,珍珠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七种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如:苏氨酸、缬氨酸、甲硫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很多学者指出,珍珠中的氨基酸对人体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理作用,在参与人体新陈代谢中各显其能,现举例如下:氨基酸名生理功能组氨酸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贫血、关节炎,赖氨酸促进生长、治贫血和血氨症,天门冬氨酸治疗肝炎、肝昏迷、肝硬化,脯氨酸加快伤口愈合、治慢性肝炎,酪氨酸治疗甲状腺疾病和促进发育,谷氨酸治疗耳鸣、鼻炎、失眠等,精氨酸扩张血管、治疗高血压,丝氨酸调节人体内分泌,增强免疫力和抗衰老,胱氨酸、缬氨酸、甘氨酸促进皮肤胶原细胞的再生,达到美容的效果,甲硫氨酸、亮氨酸促进人体细胞的再生、加速伤口愈合、防止皮肤老化,苏氨酸、异亮氨酸对血红蛋白的形成是必需的,并能调节糖和能量的水平,鸟氨酸促进肌肉增长和恢复,苯丙氨酸与胃肠道疾病有关,丙氨酸与血管疾病有关,以。上说明珍珠的某种功效是由于含有各种重要的氨基酸而引起的。二、微量元素类:已有研究表明,珍珠中含有20多种微量元素,并具有抗癌作用。锌能活化人体过氧化物歧化酶( SOD),从而清除易引起人体衰老的过氧化脂质。锰可以防治心血管疾病和调节神经系统,并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锗具抗癌作用。其他如铜、铁、镁等对人体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理作用。三、钙类:经测定珍珠中纯钙的含量为38%-40%。一些医学专家特别强调了珍珠作为补钙剂的重要意义,不仅可以防治各种缺钙引起的疾病,如抽筋、骨质疏松、痴呆病等,且具美容保健的综合效果四、牛磺酸:属非蛋白质氨基酸,经测定100mg珍珠中含量为0.012~0.02mg。近代医学专家特别重视珍珠中牛磺酸含量,因其能增强人体新陈代谢,防治心血管疾病,具有镇惊安神的作用,并有利于促进妇女经血的调节。五、小分子活性肽:这是珍:珠蛋白分解为氨基酸的中间产物,有-些学者认为小分子活性肽对妇女经期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六、卟啉及金属卟啉:珍珠中的卟啉类物质对人体具有极其重要的抗衰老作用。七、维生素B族:珍珠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族,其含量为每克珍珠57-65毫克。临床试验证明,维生素B族可以增强人体的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功能,降低胆固醇和血脂。除以上七类珍珠的营养成分外,很多研究珍珠的科学工作者还不断探索新的成分,例如最近又有学者发现珍珠中含有一-种特殊的生命源物质-核酸,核酸对人体有九大重要作用: 1、抗衰老;2、提高免疫力;3、增殖细胞;4、防治老人痴呆;5、防治癌症;6、抑制过氧化脂质的形成;7、防治糖尿病;8、增强机体对冷热的抵抗力;9、促进生殖系统的发育。还有学者报道了野生珍珠中含有B族以外的其他维生素,这些新的发现有利于促进野生珍珠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

我们应当看到:野生珍珠的生态保护,应引起国际各国的重视,传承妈祖文化,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严禁对未成年珍珠蚌捕杀,严禁人为转基因养殖,严禁一切江海污水铅毒气体的排放,应达成国际共识及公约。不要因为需要漫长的岁月而放弃,总不能让世世代代都感到苦恼与遗憾,那怕这种成就需要一百年、二百年,甚至更遥远。

广东省吴志标论 文入选首届妈祖文化走进联合国论坛

广东省吴志标论 文入选首届妈祖文化走进联合国论坛

广东省吴志标论 文入选首届妈祖文化走进联合国论坛

转载申明:360常识网,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