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中医养生 > 正文

中医治疗尿崩症有效吗?能好吗?

2017-05-13 15:49:57  来源:360常识网   热度:
导语:尿崩症主要的症状是多尿等,中年男性患上这个病的几率比较高,其原因目前还没有定论,中医对于尿崩症的治疗有显著的疗效,但患者需要注意找

尿崩症主要的症状是多尿等,中年男性患上这个病的几率比较高,其原因目前还没有定论,中医对于尿崩症的治疗有显著的疗效,但患者需要注意找有资质的中医,并长期坚持治疗。

尿崩症是以烦渴、多尿、低比重尿为临床特征的内分泌疾病。1910年Pronl氏首先注意到垂体后叶疾病产生尿崩症症状。现已查明尿崩症是以抗利尿激素(ADH)分泌不足所致,但也可由于肾脏对抗利尿激素反应缺陷而弓I起,前者称为中枢性或委体性尿崩症,后者称为肾性尿崩症。临床单独以尿崩症命名的,主要是指垂体性尿崩症,以中年男性为多见。

中医治疗尿崩症

中医关于尿崩症之病因,迄今尚无专论,归纳30余年来的临床资料及文献,大体有禀赋不足,饮食不节,情志不畅,跌仆外伤及客邪外侵等诸因素。

禀赋不足青其禀赋不足之由,中医常责之房劳过度或妊娠。如《千金方》究消渴之因曰:“盛壮之时,不自慎惜,快情纵欲,此皆由房室不节之所致也。”但临床资料中尚未发现由此而导致尿崩症者。妊娠可合并尿崩症,据国外报道,每10万名孕妇中约有2-6人合并尿崩症,且尿崩症妇女妊娠后有58%的病人症状加重。究其原因乃是垂体前吐充血肿大,局部压迫垂体后叶,且产生大量抗利尿激素酶,使ADH降解灭活加速,而肾小管对ADH的敏感性减低,同时孕酮及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又持抗ADH的作用,实质均是妊娠后肾脏之负荷增加,调节功能下降,诚如《灵枢·本脏》曰:“肾脏善病消瘁易伤。”

饮食不节在尿崩症中饮食不节者,多见为因病遵医嘱“多饮开水”,或夏暑饮用大量清凉饮料等而造成习惯性多饮,继之多尿,而呈现渴饮、尿多之象,此系由于长期过饮,肾小管流量大增,破坏肾髓质高渗浓缩梯度,并使体液稀释形成低渗状态,抑制体内ADH分泌而形成功能性ADH缺乏,但其中尚有部分系精神性烦渴多饮综合征者,尤以女性多见,须注意鉴别。

情志不畅情志不遂,常是本病易见之发病因素,在临床资料中,有多篇报道患者皆由于惊恐、郁忧、紧张所致,盖“恐伤肾”,“思伤脾”,脾肾阳虚,水失布敷而致律不上奉而渴饮,水拽无度而溺频;且肝气郁结既可横逆乘脾,水失健运,敷布失衡,又可郁而化火,心火亢盛,火热炽盛,不仅上灼胃津,下耗肾液,致心精血暗耗;且肝之疏泄失度,累及肾之闭藏失司,则火炎于上,而津泄于下,上燥下消之病随之而起,发为尿崩;

跌仆外伤主要见于颅脑受伤,或开颅手术者。盖脑为髓之海,髓海受创则肾精受损,肾阳亦衰,不能固摄,尿崩作矣。然此颅脑外伤或手术后导致的尿崩症常呈三相性,即外伤或手术后往往几小时内即出现症状。继而消失,7-10天后尿崩再次出现。此乃由于手术或创伤引起脑水肿,ADH分泌而失控,随着脑水肿消失,已合成删释放,症状再度缓解,第三相之尿崩症出现则是下丘脑——垂体束萎缩而致,可成为永久性尿崩症,政治疗此类尿崩症,切不可为短期疗效所迷惑,而需长期观察。

转载申明:360常识网,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