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疾病容易引起分泌性腹泻
腹泻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疾病,当其发生的时候,肯定是正常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了极大的不便。腹泻的危害大,并且腹泻的类型也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分泌性腹泻,很多其他的疾病都是造成分泌性腹泻的主要因素。那么,哪些疾病容易引起分泌性腹泻?下面咱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吧。
1.异常的介质各种异常的介质可激活小肠、大肠细胞膜上的cAMP,胞内cAMP含量剧增,使细胞质钙离子含量增高,导致肠道分泌增加,大量水分、碳酸氢钠、氯化物和钾离子丧失。这些介质包括细菌的肠毒素、摄取胺前体脱羧细胞(amine precursor uptake and decarboxylation,APUD)肿瘤病理性分泌的胃肠多肽(血管活性肠肽、胃泌素、P物质、降钙素等)、前列腺素、5-羟色胺等。肠毒素可先在体外产生,然后被摄入(如食物中毒),也可由细菌在体内产生。肠毒素的作用通常不依赖细菌的存在,故症状可具自限性。见于急性食物中毒或肠道感染,最典型的例子是霍乱。血管活性肠肽瘤(VIP瘤)分泌大量VIP,促进空肠、回肠和结肠的水和Na+、K+、C1-等电解质分泌增加,导致水样腹泻,该病也称胰性霍乱。冰箱电器辐射,日光,蔬菜,空气等也可引起腹泻。
2.内源或外源性导泻物质如胆酸、脂肪酸、某些泻药等。正常人的胆酸在肝内合成后,随胆汁进入肠腔,大部分在回肠被吸收而回到肝脏(肠肝循环),每日由粪便排出的胆酸仅500mg左右。在广泛回肠病变、回肠切除或旁路时,胆酸重吸收发生障碍而进入结肠,刺激结肠分泌而引起分泌性腹泻。过量脂肪酸对结肠的刺激也是分泌性腹泻的原因之一。引起肠腔内脂肪酸增加的病理情况有短肠综合征及胰腺、小肠病变导致的脂肪吸收不良等。番泻叶、酚酞等泻剂也可刺激结肠分泌而导泻。
3.肠道淋巴引流障碍广泛小肠淋巴瘤、肠结核、Crohn病等。
4.分泌性直肠或乙状结肠绒毛腺瘤。
5.先天性氯化物腹泻(C1-:HCO3交换机制缺陷)和先天性钠腹泻(Na+:H+交换机制缺陷)等。分泌性腹泻具有如下特点:①每日大便量超过1L(多达10L以上);②大便为水样,无脓血;③血浆-粪质渗透差<50mmol/L H2O,这是由于粪便主要来自肠道过度分泌,其电解质组成和渗透压与血浆十分接近;④粪便的pH多为中性或碱性;⑤禁食48小时后腹泻仍持续存在,大便量仍大于500ml/24h。
上面就是对哪些疾病容易引起分泌性腹泻的介绍,希望对大家的认识有帮助。造成分泌性腹泻的疾病还是比较多的,可以说分泌性腹泻是属于其他疾病的并发症。因此,在患上相同疾病的时候,要紧密的进行观察,防止分泌性腹泻的发生,给我们的生活造成更加严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