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疾病预防 > 正文

胆脂瘤中耳炎是什么

2017-06-12 20:59:33  来源:360常识网   热度:
导语:人食五谷杂粮,生病是在所难免的,尤其是在现在这个时代。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却也受到了更大的破坏,人们在受到污染的环境中,得病的

人食五谷杂粮,生病是在所难免的,尤其是在现在这个时代。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却也受到了更大的破坏,人们在受到污染的环境中,得病的机率又是大大的增加了的。而且还有许多以前的人基本上都不会得的一些病发率很小的疾病,在现在来说,很多疾病都在趋向年轻化发展了。

胆脂瘤型中耳炎在2012年中华医学会的《中耳炎临床分类和手术分型指南》中更改为中耳胆脂瘤。以前曾经认为胆脂瘤型中耳炎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中最重的类型,但实际上本病为鳞状上皮组织在中耳、乳突内的生长,其生成机制、病理及转归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不同。所谓胆脂瘤,就是脱落上皮的堆集,越聚越大,不断地向四周扩张,从而造成邻近的骨质破坏,有可能造成周围器官的并发症。因此本病的治疗是一经诊断应建议手术,且手术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提出高听力及不流脓,而是预防并发症。

关于本病的成因比较公认的学说有以下几种:

1.内陷袋学说

由于咽鼓管功能不良和中耳炎遗留的黏膜水肿、肉芽、粘连等病变,中耳长期处于负压状态,导致中耳膨胀不全。受上鼓室长期高负压的影响,鼓膜松弛部或紧张部后上方向内凹陷,局部逐渐形成内陷囊袋,内陷囊袋不断加深,囊内角化上皮增生,上皮屑出现堆积,排出受阻,囊袋不断膨胀扩大,周围骨质遭到破坏,终于形成胆脂瘤。

2.上皮移行学说

鼓膜大穿孔或后方边缘性穿孔,鼓沟骨质裸露,外耳道皮肤越过骨面向鼓室内生长,深达上鼓室或鼓窦区,其脱落的上皮及角化物质堆积于该处而不能自洁,逐渐堆积,聚集成团,形成胆脂瘤。

3.基底细胞层过度增生学说

鼓膜松弛部的上皮细胞通过增殖形成上皮小柱,破坏基底膜,而伸入上皮下组织,在此基础上产生胆脂瘤。

4.化生理论

鳞状上皮化生是指正常的黏膜上皮被角化性鳞状上皮所取代,但脱落的角化物质一般不堆积。如化生的角化性鳞状上皮伸入鼓窦或鼓室,脱落的焦化物质发生堆积,可形成胆脂瘤。

治疗原则为根除病变组织,预防并发症,重建中耳传音结构。手术治疗:首要目的是彻底清除病变,尽可能求得一干耳。①上鼓室开放;②关闭式手术;③开放式手术;④乳突根治术。术式的选择应该根据病变范围、咽鼓管功能情况、听力受损类型及程度、有无并发症、乳突发育情况等综合决定。

现在的我们必须要多注意自己的身体才好。也许很多人会说,自己的工作太忙了,平时根本没有时间注意这些,都是等疾病来了之后才会知道,然后实在是不好的话才会去医院就诊。可是,你要知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了一个好的身体,你想工作也工作不了了啊,所以千万不要等到以后才来后悔啊。

转载申明:360常识网,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