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养生保健 > 正文

感冒了怎么办 5贴士对抗感冒

2017-07-03 14:39:47  来源:360常识网   热度:
导语:冬天天气寒冷,寒气很容易侵袭,无论是办公室里还是大街上随处可见都有人拿着面纸擦鼻涕,那是感冒的症状,感冒使得人们无法正常的工作休息

冬天天气寒冷,寒气很容易侵袭,无论是办公室里还是大街上随处可见都有人拿着面纸擦鼻涕,那是感冒的症状,感冒使得人们无法正常的工作休息。那么冬季感冒了怎么办?今天小编就带你了解一下5贴士如何帮你对抗感冒。

冬季感冒怎么办

1、忌口+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①.过多地进食高盐食物,可导致唾液分泌减少,使口腔黏膜水肿、充血、病毒增多,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最终导致感冒发病。

②.吃太多高糖食物,可消耗体内水分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引起口干舌燥,使免疫力低下,进而诱发感冒。

③.吃太多高脂肪饮食,如奶油、肉类、肉汤等可降低机体的免疫细胞抗病毒能力,易引起感冒。

因此,远离高盐、高糖、高脂肪的“三高”饮食,才能减少感冒。另外,维生素能有效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在感冒时要多摄取各种维生素(以食物的形式摄取更好)。

2、多参加户外活动

保证室内良好的空气清洁是防止感冒的关键。

在门窗紧闭时,室内没有一氧化碳等污染源的情况下,室内空气也会随人数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而受到污染。常开窗,人体排出的废气及屋里的烟雾可以随流通的空气飘走,有利于预防感冒。

长期呆在室内活动的人,患感冒的机会比正常人要高两三倍。室内的空气不流通,容易引发上呼吸道疾病,而室外活动可以有助于紫外线杀灭病毒。

3、感冒时要多晒太阳

太阳是世间万物能量的来源,太阳光中的紫外线能迅速有效的杀死多种病毒。

多晒太阳、勤晒被子、衣物的家庭,其成员患感冒的次数会大大低于长期在室内活动的家庭。

可见太阳光中的紫外线能有效地杀死衣服、被子上的多种病毒,包括常见的感冒病毒。

4、好心情可抵抗感冒病毒

俗话说“愁一愁,白了头”,说明忧愁对人体的影响。

多愁善感的人免疫功能容易降低,杀伤病原微生物能力减弱,干扰素水平下降,导致呼吸道防御功能减退,让感冒病毒有机可乘。

经常忧虑或常常发愁的人比正常开朗者患感冒多3—5倍。

5、感冒用药小常识

许多药物,特别是磺胺类、抗生素、抗结核药、抗癌药,甚至解热镇痛药(如扑热息痛)等对机体免疫系统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经常服用这类药物可降低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诱发感冒。

在感冒症状初步消失时,很多人就停止用药了,这其实是给了感冒反扑的机会,在症状初步消失之后,应继续用药1、2天,以巩固治疗效果,彻底消灭感冒。

冬季感冒了吃什么好的快

1、主食及豆类的选择

大米粥、小米粥、玉米面粥、米汤、烂面、绿豆、粳米、藕粉糊、杏仁粉糊、豆制品等流质饮食。

2、肉蛋奶的选择

乳类及乳制品、蛋羹、羊肝、猪肾等。

3、蔬菜的选择

叶茎类可选大白菜、小白菜、苋菜、芫荽;根茎类可选胡萝卜、生姜、马铃薯;瓜茄类可选冬瓜、黄瓜、苦瓜、西红柿等;各种蘑菇、大葱、大蒜。

4、水果的选择

苹果、梨、橙子、西瓜、荸荠、甘蔗等汁液多的鲜果。

人最易感冒的时刻

1、忽冷忽热的时刻

中医认为,所有感冒都是外邪风寒侵袭所造成的。在暖和的环境里,人的毛孔是张开的,突然接触冷空气,抵抗力好的人毛孔会马上收缩,挡避风寒,而抵抗力差的人一般做不到这一点。

起夜着了凉、外出受了寒,这类情况都会让身体在忽冷忽热中受了寒邪或风邪的侵袭造成感冒。

易感人群:老人、孩子、体质弱的人、有慢性疾病的人。

2、扎堆传染的时刻

喜欢扎堆在商场里、电影院、室内游乐场所里的人,最容易惹上感冒。人比较多、通风又不太好的地方,病毒浓度最高。这些病毒通过呼吸道传染,所以只要有一个人感冒了,他通过打喷嚏带出的病毒,就可能传染一大片。

易感人群:老人、孩子、爱逛街的人。

3、情绪无常的时刻

情绪对感冒有一定的影响,急躁和抑郁时,人也容易感冒。急躁会让人的身体产生内热,这时稍稍外感风寒,就形成了老百姓常说的“寒包火”,也就是内热外寒。

抑郁的时候,会让人吃不好、睡不好,对人全身代谢都会造成影响,导致抵抗力下降,也容易感冒。

易感人群:处于更年期的人;工作繁忙、压力较大的人。

4、过度劳累的时刻

当你睡觉时,不少免疫力因子会在此时产生,它们犹如一个屏障,保护着你免遭感冒及其他疾病的侵袭。可不少年轻人将自己的睡眠时间“贡献”给了工作,夜店、网络等。

过度劳累、熬夜都会导致免疫力下降,以至于人体在感冒面前“缴械投降”。

易感人群:经常熬夜的人、工作压力大的人。

总结:感冒时冬季常发的疾病,稍有不慎就会得病,通过以上小编的叙述相信你对如何对抗感冒有所了解了吧。小编希望大家能够采纳小编的建议,在这个冬季里能够健康快乐的生活工作。

转载申明:360常识网,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