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损伤为什么要冰敷
运动伤害发生后的生理反应会因为血管功能及细胞内之化学反应功能改变,导致出血、发炎、红肿、疼痛等现象。运动伤害发生后也常常因为无法移动、关节僵硬、肌肉功能受到抑制等情况,久而久之而形成慢性疾病。
运动伤害发生之后会形成肿胀,这与受伤程度、受伤后血管之渗透性及化学介质有关。肿胀会使组织局部缺氧并释放有害化学介质,而对细胞产生伤害。又因为受伤后关节活动度减少,肌力和肌耐力都会下降,肌肉也会有萎缩的现象发生。进而因为关节僵硬,肢体缺乏活动而使肌肉萎缩、心肺功能下降,而影响到运动员的运动生涯。因此运动伤害发生后的紧急评估处理,避免更严重的二度伤害发生,是我们在运动场上所要达到的第一目的。接着再依状况予以送医急救或是现场处理及伤害复健。
运动时若发生急性的撞伤、关节韧带扭伤或肌肉肌腱的拉伤,应该立刻停止运动,同时对受伤的部位进行冰敷,使用弹性绷带施行压迫性的包扎,并设法抬高患部。休息(Rest)、冰敷(Ice)、压迫(Compression)、抬高(Elevation)是处理急性运动伤害的四大原则,也就是一般所说的RICE原则。停止运动的目的是为了减少由于继续活动所引起的疼痛、出血或肿胀现象,并预防伤势恶化;压迫和抬高患部的目的也是为了止血和消肿;而冰敷除了上述预防伤势恶化、止血、止肿的作用外,还有止痛和放松肌肉的效果。
为什么要冰敷呢?让我们来看看冰(冷)的生理作用,依据赖金鑫医师指出,冰的生理作用有:1.强化胶原纤维,2.使局部血管收缩,3.放松肌肉,4.局部麻醉、止痛,5.消炎、降低局部的新陈代谢速率,抵消发炎所引起的红、肿、热、痛,并改变组织的反应过程。所使用的方法系将冰块、冰水袋或含有特殊化学物品的冰敷袋直接覆盖在皮肤表面,每次约冰敷15至20分钟,等20至30分钟后再冰敷一次,必要时每隔2至4小时再冰敷一次,则可将肿痛瘀血减至最低的程度。刚开始冰敷时会感觉局部冰冷,最后局部皮肤的知觉会暂时消失,等局部的疼痛消失时,就可以停止冷疗。
运动中在皮肤方面的伤害多为擦伤、水泡等。在运动时与运动器具发生碰撞摩擦或是和地面等外物发生擦撞都会发生,其症状为破皮、出血、渗出组织液等,可以在清洗过伤口之后对患处加以消毒,必要时施以冰敷以求止血消肿。当运动时发生擦伤或是撞伤,都应注意有无骨折的发生,以避免伤势更加恶化。如果因为鞋袜不合适或是运动前贴扎导致皮肤表面发红的现象发生,再加上皮肤受到突然而有力的外物多次摩擦之后导致组织液渗出,贮积于皮下而形成水疱,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冰敷患处,待其自动消去。
如果在运动中发生脑震荡、脊椎伤害(尤其是颈椎),患者会有明显的头痛、呕吐、疼痛、身体麻痹等情形发生,应该仅量避免搬动患者,并且作好完善的固定与初步评估工作之后尽快送医急救。这种情形常发生在橄榄球以及角力等冲撞性较大的运动项目,必须要中止或暂停比赛时间,待患者已经作完初步评估及处理送往医院之后才可继续进行比赛,以维护选手的生命安全。绝不可为了比赛之进行,而马虎处理头部与颈椎的伤害。
至于肌肉肌健的伤害多为撞伤及拉伤、抽筋等。处理原则应为立即停止运动并施以RICE的步骤,以期能将所造成的伤害及肿胀降到最低的程度。而关节、韧带和骨头的伤害中,以骨折、脱臼、韧带扭伤为多。在发生骨折后要立刻固定伤处使之保持在当时的姿势后并迅速送医处理,千万不要试图将之复位,以避免伤及其他肌肉与神经,造成更严重的伤害。至于关节因不正当的受力而发生脱臼或是半脱位的情形,也应该送至骨科医师处作进一步的检查与处理,最好也能尽量避免自行将之复位。
相信大多数的运动员都有经历过关节韧带的扭伤(Sprain)。不管是膝关节或是踝关节都有很大的发生机率,依据赖金鑫指出,踝关节所受的伤中有85%是韧带扭伤,其中又以外侧韧带扭伤占绝大多数。扭伤后如不加以妥当的处理常会引起疼痛与肿胀。当发现关节扭伤时应该立即停止运动,并且加以冰敷及适当的压迫,期能将疼痛及肿胀的情形减至最小,必要时再加上贴扎直到肿胀消除、疼痛褪去为止。如果是轻微的扭伤在不痛不肿之后就可以继续叁加运动,但如果是较为严重的扭伤则需要延医诊治,以确保日后的恢复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