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4日,秋高气爽,阳光明媚。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是金秋时节,当秋风吹过田野,吹黄了大豆,吹黄了包谷,吹黄了稻子……。人们这才感受到劳动的甘甜、丰收的喜悦。
这一天,在河南省豫东地区宁陵县黄岗镇一个名叫王堂村里,数百名村民熙熙攘攘,聚集一堂,欢声笑语,共同庆祝王堂王氏骨科成立60周年。如今的王堂村,已经因为“王氏骨科”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传遍了大江南北,走向了全国各地。在医院大堂的墙上,悬挂着王堂王氏骨科创始人王心亮生前接受河南电视台采访的遗像,每当看到父亲的遗像,王氏骨科医院第二代继承人、王心亮先生第五子王钧就陷入了沉思……
在王堂村的村南头有一个寺庙,名叫“马尔寺”,传说唐代高僧玄奘取经时,白马驮经,红马驮人。白马死后葬在了洛阳,取名为白马寺,红马死后就葬在了宁陵县黄岗镇王堂村,取名为“红马寺”,也叫“马尔寺”。“马尔寺”曾在上世纪六十年代遭受破坏,1998年王心亮先生任第一任马尔寺筹备会长,筹资重建了马尔寺。
清末年间的一天,马尔寺突然来了一名年轻女子,在此削发为尼,法号“静诚”。上世纪四十年代,王心亮先生的母亲信奉佛教,和静诚法师关系甚好,就将年仅5岁的王心亮先生认了静诚法师为“干娘”。静诚法师擅长正骨,不时的为村民治疗骨折骨伤。王心亮先生从小酷爱医学,就跟随静诚法师治疗病患。当王心亮先生14岁时,静诚法师看他天资聪慧,又喜爱医学,就决定收王先生为徒,也将深埋在心中几十年的身世告诉了他……清朝末年,17岁的静诚法师出嫁,夫家是山东有名的正骨世家,她也喜欢医学,不时的在夫家治疗患者细心观察,逐步学会了正骨各种手法。公公是当地名医,又是朝廷御医,因得罪权臣,被诬陷犯下重罪,定为满门抄斩。公公深知自己和子孙难保性命,担心祖传骨科秘方失传,紧急将祖传的正骨手法书籍和秘方交于静诚法师,并嘱托她一定要将骨科医术传下去。静诚法师深夜离家出逃,一路向西,直到马尔寺出家,隐姓埋名数十载,直到清朝灭亡。
1956年,静诚法师离开马尔寺到白马寺修行,随即安排王心亮先生到白马寺跟随自己学习骨科医术,在白马寺三年学习期间,静诚法师将自己所学悉数传授王心亮先生,并将“接骨丹”和“止疼丹”等多个骨科秘方传给他,并给他定下“大医精诚,悬壶济世”的师训,同时,静诚法师又推荐王先生拜全国人大代表、著名正骨大师高云峰为师。
1959年,王心亮先生回到家乡宁陵县黄岗镇王堂村,开始了行医生涯。几十年来,他始终牢记师训,不管是平民百姓还是达官贵人,看病从不收钱。有时候他正在吃饭,来了病人,他就放下筷子,赶紧给患者治病,即使深夜患者扣门,他也披衣起床,从不抱怨患者……有的患者放下几个鸡蛋,放下一盒价格便宜的香烟,他都婉言拒绝。1975年,经过十几年的实践,王先生在接骨丹的基础上,研制了“快速接骨丹”,病人只需用药24小时即可,基本实现了“治疗时间短、病人无痛苦、不留后遗症、治疗效果明显”。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1995年,“王堂王氏骨科”正式成立,由于治疗效果明显,王心亮先生的名气越来越大,来王堂村就诊的患者也越来越多,王先生只好收取一定的药材成本费,正骨依然免费。
2015年,75岁的王心亮先生身患重病,在北京治疗半年方有好转,这时的他开始思考“王堂王氏骨科”传承问题。2017年10月,王先生亲自到宁陵县公证处,公证将骨科医院继承给第五子王钧。2017年,王钧注册了“王堂王心亮”、“王堂王氏”、“王堂骨科”等一系列商标,保护了王堂王氏骨科的知识产权,为医院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8年6月,王心亮先生因病仙逝。王老先生从医59年,始终牢记“大医精诚,悬壶济世”的师训,为“弘扬中医,发展骨科”奋斗了一生,59年来,他医治了来自河南、山东、新疆、天津、四川、安徽、湖南、江苏、河北等全国各地的十几万名患者,为他们减轻了痛苦,收赠锦旗无数。河南电视台、河南日报等媒体报道了他的先进事迹。
2019年,王心亮第五子王钧成为“王堂王氏骨科医院”继承人,也是“王氏骨科”第二代传人,同年,成立河南省王氏中医研究院,加强对外学习和交流。如今,“王氏骨科”所有医护人员继续牢记“大医精诚、悬壶济世”的师训,继续秉承“弘扬中医、发展骨科”的宗旨,加强“中西结合、博采众长”,更好的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王堂王氏骨科医院
地址:宁陵县黄岗镇王堂村(导航搜王堂王氏骨科)
电话:13629879032,13523829588
转载请注明来源:360常识大全网 http://www.360changsh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