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婴儿孤独症或早年孤独样障碍,在国外又称之为自闭症,从西方的资料中, 在 kanner (1943年)之前虽无孤独症这一病名, 但早在 18 世纪欧洲等地就有些零星的类似孤独症的个案描述,1943 年 kanner 首先报道了11 例表现为与环境接触不良、刻板行为、拒绝任何改变以不与人沟通困难还伴有代词错用或乱语等异常的患儿,他命名为“情感接触的孤独性混乱”。此后,孤独症这一病名一直保留至今。
自闭症起病于3岁前,患者往往表现出交流障碍、社会交往障碍、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行为,常被比喻成“来自星星的孩子”。联合国大会决定从2008年起,每年4月2日为世界提高自闭症意识日。
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专家认为,早期发现、早期行为干预和教育可显著改善自闭症患儿的不良预后。零岁到6岁是自闭症儿童的最佳干预期,通过早期干预和康复训练,大部分孩子几个月内都能有较大改善。
世界各国的科学家正在为寻求自闭症早期干预方法不懈努力。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自闭症研究项目主任詹姆斯·亚当教授认为,营养完善的饮食结构是助力患儿康复的因素之一。
不久前,经科学证实,自闭症可以通过精准调控神经元的活性来治疗。自闭症的核心症状--社交缺陷的改善有望为自闭症儿童智力和语言发育带来积极影响。
中医在干预自闭症方面的研究也取得新进展。基于现代中医理论,研究会常务理事研究团队提出现代中医自闭症干预技术。依靠在原有医用物理设备体外冲击波治疗系统的基础上研发出的现代中医健康调节专用设备进行干预,传统中医的经络梳理、穴位刺激等治疗手段实现了可控和可量化。
时晓侠 副主任医师
擅长:抽动/多动障碍、自闭/孤独谱系障碍等发育行为疾病的诊疗。
简介:
时晓侠主任生于医学世家,30多年专业从事发育行为疾病诊疗,获得中西结合副主任医师职称,师从于中日友好医院博士导师周中蜀教授,发表省级国家论文20余篇,尤其擅长使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抽动、多动、自闭、语言发育迟缓、智力低下、遗尿等疾病,在北京、重庆等多家公立三甲儿童专科医院担任科室负责人,对发育行为儿科各类常见病、疑难病都有丰富的诊疗经验。
转载请注明来源:360常识大全网 http://www.360changsh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