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是一年一度的感恩节了。许多人对感恩节的印象还停留在火鸡、水果、糕点、美酒和鲜花装点的饕餮盛宴,其实,感恩节得追溯到美国历史的肇始:1620年的冬天,搭乘“五月花”号来到美洲的清教徒遭受了难以忍受的严冬,多亏印第安土著悉心教授渔猎技巧,并送来大量生活物资,才得以幸存。
感恩节,是对艰难境况下所得援助、眷顾和恩赐的一种纪念和感怀。
互帮互助、互惠互利能截长补短,成倍地提升种群的抗灾害能力,人类才得以与疾病、灾害和猛兽一决高下。依靠这种精神,在人类医学史上也不断涌现出动人的佳话,在感恩节来临之际,依靠他人援助而重获新生的患者,对奉献和感恩的深刻内涵有了更真切的认识——尤其是那些接收脐带血移植的患者眼中,这种特殊的情感纽带真可谓血浓于水。
许多人可能不知道,脐带血临床应用的历史不过才短短数十年,在浩瀚的医学史长卷上,它所占的篇幅虽少,却生机勃勃、璀璨夺目,脐带血领衔的医疗方案专用于对抗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淋巴瘤、骨髓瘤、神经母细胞瘤等多达八十余种疾病,并且它创造的奇迹病例还在继续书写当中。
从丹麦科学家Knudtzon1974年发现脐带血造血干细胞起算,脐带血为大量的危重疾病患者带来了一丝曙光。
胎儿娩出断脐后,残留在断离的胎盘和脐带中的血液,竟然是一份此前不为人知的厚礼。脐带血中丰富的干细胞具有超强的增殖和分化潜能,可以分化为其他组织细胞。
因此,世界各地医学机构纷纷于在上世纪80年代时针对脐带血为源头的细胞和蛋白成分开展了一系列基础医学研究,为后续脐带血成功应用于临床疾病诊疗指明了方向。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莫过于1988年10月由格拉克曼•伊莱恩医生在法国巴黎所执刀的世界首例脐带血移植——5岁的美国男孩罹患Fanconi贫血,在接受了胞妹脐带血移植之后,病情稳定且未产生排异,健康存活至今。
这一病例证实了脐带血移植的医疗效果并非臆测。到了1992年,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David Hallis开工建设了世界上首个脐血库,西方各国的医学界以此为风向标,纷纷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脐血库的建设,关于脐带血的采集和存管技术也在不断更新迭代中[1],丰沛的脐带血库存为数以万计的病患提供可靠的配型供体。
国外对脐带血的研究起步较早,且长期持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在美国临床试验数据库中仍可检索到超过840项已经完成或正处于研究中的脐带血相关临床试验,其内容涵盖了脑瘫、自闭症、脑卒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2],再加上此前已经获得成功的白血病、神经母细胞瘤、视网膜母细胞瘤、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多种疾病类型,脐带血可以对付的疾病家族日益庞大。
中国在脐带血干细胞的研究起步稍晚,但发展迅猛,在全球近80000例的脐带血临床应用之中,我国的应用例数就超过了16000例,占比20%。
在我国卫健委2017年发布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管理规范》中,明确指出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可针对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淋巴瘤等11大类疾病的治疗[3],侧面证实了我国医疗工作者在脐带血使用上的精湛技巧。
中国的医学工作者在脐带血库的建设上同样倾注了大量心血,早在1996年,当时的卫生部便已经提出在全国设置脐带血库的规划,目前已经建成的脐带血库分布于北京、天津、上海、广东、四川、山东和浙江等省市,可以满足各地医疗机构配型查询、资源调取的需要。
其中,筹建于1996年的北京市脐血库更是以百万份脐带血库容量成为亚洲范围内最大库容量的脐带血库之一,单单是今年9月,北京市脐血库就调出了23份脐带血,用于治疗包括地中海贫血、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湿疹血小板减少伴免疫缺陷综合症、噬血细胞综合征、自闭症等多种疾病。患者年龄小的仅为1岁,最大已经达到65岁——无论是牙牙学语、风华正茂或是两鬓斑白,都有望从脐带血移植中重新焕发新生光彩。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脐带血在再生医学领域存在着巨大潜力,脐带血中的各种免疫细胞也为部分肿瘤患者带来了治疗的希望,将有越来越多的人因它而获得重生,因此储存脐带血这份健康投资也会更加珍贵、有意义。每一份脐带血都是一份生命的希望。
在感恩节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我们感谢每一位与脐带血的捐赠、采集、存管和使用有关的志愿者或医疗工作者,呼吁全社会正确认识脐带血,为自己或他人的生命健康加上一道保险。
转载请注明来源:360常识大全网 http://www.360changsh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