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很多肛肠疾病患者都会出现便血的症状,但是对于便血的原因却不是很清楚。那么便血到底是什么引起的呢?
便血是怎么回事?
昆明东大肛肠医院肛肠科黄主任介绍,在临床上血液从肛门排出,粪便颜色呈鲜红、暗红或柏油样(黑便),均称为便血。便血只是一个症状,并非一种疾病,便血多见于下消化道出血,特别是结肠与直肠病变的出血,但亦可见于上消化道出血。
黄主任还提醒,便血的颜色取决于消化道出血的部位、出血量与血液在胃肠道停留的时间。
常见的便血原因有哪些?
1、痔疮便血:一般发生于排便后,呈喷射状流出,或在便后滴血,出血呈鲜红色,血液与粪便不相混合,出血量不等,可伴有肛门异物感或疼痛。
2、肛裂便血:便中带血或排便后出血,便血量少,色鲜红,呈丝状覆盖于粪便的表面,排便时或排便后肛门疼痛。
3、细菌性痢疾:便血量较少,常与粪便相混,呈脓血样或脓血黏液样便,色鲜红,大便频繁,有里急后重感及左下腹压痛,并伴有腹痛、腹泻及恶心、呕吐。
4、直肠息肉:便中带血或排便后出血,一般便血量不多,不与粪便相混,血液附着于粪便表面,呈鲜红色。患病时间较长的患者可混有黏液或脓液,有时粪便变细呈细条状。
5、直肠肿瘤:多见于中老年人,便血间歇或反复发生,逐渐加重,有里急后重症状,粪便表面可混有黏液、脓液、血液,粪便成形但逐渐变细,患者晚期有体重减轻、贫血等表现。
6、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出血常为间歇性,便血量较少,且粪便中含有脓血或黏液,多伴有腹泻、腹痛及里急后重等症状。
预防痔疮便血的方法
昆明东大肛肠医院黄主任指出,在引起便血的诸多病因中,痔疮便血较为常见。对于痔疮便血,我们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只要做好以下几方面,能有效预防痔疮便血。
1、保持大便通畅,养成每天排便的习惯:痔疮出血多由于大便不畅,用力排便使腹压增加,造成痔静脉压力增大破裂出血。还有就是大便干结而坚硬,通过肛门时擦破痔静脉导致出血。
因此,黄主任建议平时我们应多吃蔬菜,多喝水,定时排便,以防止便秘。对于已发生便秘者,可适当多吃些蜂蜜或芝麻油,有助于润肠通便。另外少吃辛辣刺激食物也有助于减少痔出血。
2、预防肛门感染,加强锻炼:痔疮破裂出血后易受大便污染而发炎,因此对于已发生痔疮出血者一定要加强消炎,可用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肛门,每天2-3次;也可使用痔疮膏涂抹,也具有通便、消炎、止血的作用。
此外,加强锻炼能促进血液循环,减少痔静脉的压力。每天练习提肛运动,对减少痔出血也有较好的效果。
3、及时就医治疗:对于痔疮患者最重要的还是及时就医治疗,因为无论何种疾病久拖不治只能使病情越来越重,及时就医治疗才能彻底祛除病灶,使身体重获健康。
转载请注明来源:360常识大全网 http://www.360changsh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