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生,今年40出头,近半年多来大便越来越不正常,一天要去几次厕所,偶有发现便中带血,以为是痔疮,并没有在意,但腹泻和便血症状不断加重,一直未见好转,人也开始消瘦。
最后在家人的劝说下决定去看看医生,到医院一检查才发现:不起眼的大便异常竟是大肠癌导致的。
不过,由于检查的及时,陈先生的尚属于早期癌,经过手术治疗,基本不影响自然寿命。
但令人遗憾的是,更多的人查出来的时候已经是晚期了。据报道,我国消化道肿瘤早癌诊断率低于30%,也就是说,70%的人去检查的时候已经是中晚期了。
这是因为在我们所习惯的旧的就诊模式里,一般都是在有了症状才去医院看病,或是自己忍忍靠靠,或是去药店买点药,而往往等这些症状明显加重,忍不下去的时候,都是已经到了晚期,所以临床上我们也能看到好多病人和家属都后悔没有早点到医院检查。
任何疾病来临前,都会有一些蛛丝马迹可寻,比如观察大便的性状、颜色、质地、次数等,对发现早期大肠癌就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大肠全长约1.5米,分盲肠、结肠与直肠三部分,其中结肠又分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
所谓的大肠癌,就是发生在大肠的恶性肿瘤。大肠癌在世界范围内属于第三大恶性肿瘤,70%的肠癌发生在直肠,近年来直肠癌比例逐渐减少,右半结肠癌比例逐渐增加。与其它肿瘤相比,大肠癌预后好,是早期发现可以治愈的肿瘤,患者治疗后5年生存率高达90%以上。
所以了解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警惕症状及筛查方法,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对防治结直肠癌起着重要作用。
出现这样的大便,要立即肠镜检查!大便,是每个人都会面对的生活问题,但不知是受什么影响,很多人对其厌恶至极,避而不谈,从来不想多看一眼,陈先生的案例告诉我们,冲厕所前瞧一眼就是体检,出现异常应该重视。
大肠癌早期很少出现明显腹痛腹胀,反而观察大便更易于发现:
1.当病变仅限于黏膜,患者可无任何症状,或仅仅出现大便习惯、性质的改变;
2. 当肿瘤生长到一定程度,会刺激肠道增加分泌粘液,即可出现大便次数增加,大便粘稠、不易冲走等症状;
3. 也因为肿瘤占据了肠腔的部分空间,使正常大便难以通过,亦可出现便秘,大便硬结,量少,大便呈条索状,变细,甚至因为摩擦肿瘤表面出血,表现为大便中混杂有鲜红色或暗红色粘液。
4. 肿瘤一旦破裂,还会出现拉鲜红色血,高位结肠病变会有红褐色血便。
出现以下症状时候,病情往往已经不轻了!
1. 右半结肠因肠腔宽大,肿瘤生长至一定体积才会出现腹部症状,主要临床症状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贫血、疲劳、腹痛及腹部包块。
2. 左半结肠肠腔较右半结肠肠腔窄,容易引起肠梗阻,出现便秘、便血、腹泻、腹痛、腹部痉挛、腹胀等。
3. 直肠癌的主要临床症状为便血、排便习惯改变,便血多为鲜红或暗红色,不与成形粪便混和或附于粪柱表面,误诊为“痔”出血。
4. 由于病灶刺激和肿块溃疡的继发性感染,不断引起排便反射,易被误诊为“肠炎”或“菌痢”。
5. 癌肿环状生长者,导致肠腔缩窄,早期表现为粪柱变形、变细,晚期表现为不全性梗阻。
什么人最可能患大肠癌?大肠癌既有环境因素,又有遗传因素的作用。大肠癌的高危因素包括:
■ 年龄>40岁;
■ 长期烟酒史;
■ 肠息肉史;
■ 慢性腹泻、便秘、便血史;
■ 血吸虫病、阑尾切除史;
■ 精神刺激史;
■ 家族肠道恶性肿瘤肿瘤史等。
■ 炎症性肠病史(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
该怎么检查?研究结果表明,从普通人群中检出大肠癌高危人群或癌前病变,对癌前病变腺瘤和息肉进行摘除(即对高危人群进行干预),能有效预防大肠癌发生,大幅度降低全人群大肠癌死亡率与发病率。所以定期检查显得尤为重要。
常用的检查方式包括:
1. 大便潜血检查:大便潜血检查是用单克隆免疫试剂检测出大便中有无微量出血,进而间接判断肠内有出血性病变。
潜血检查需连续3天留取早晨大便行潜血试验,标本取黄豆大小大便即可,检查前及期间不可进食动物血等以免造成假阳性。
这种方法最常用,简单易行。
2. 肠镜检查:大便潜血阳性者需行肠镜检查明确出血点,必要时肠镜中取微量组织病理确诊。
肠镜的优势在于可观察全结肠,并可做活检和息肉治疗,是诊断大肠癌的金标准。
肠癌多由肠腺瘤或息肉恶变而来,息肉恶变需5~15年过程,特别是腺瘤性息肉,筛查过程中发现并摘除就能有效预防癌变。
所以,我们建议,40岁的人群每隔3~5年做全面胃肠镜检查;40岁以上合并有早期症状的人群则需要每年做胃肠镜检查。
肛门指检:肛门指检就是医生用一个手指头伸进患者的肛门,以检查疾病的一种简便易行却非常重要的临床检查方法。准确的直肠指检,大致可以确定距肛缘7~10cm的肛门、直肠有无病变和病变的性质,80%的直肠癌都能被发现;但是对于高位结肠病变,则没有意义,还需要肠镜检查。
转载请注明来源:360常识大全网 http://www.360changshi.com/